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第一奇兵 / 章节正文阅读

第240章 魄力(2 / 2)

作品:《三国第一奇兵

只是,曹操只能忍了。

因为孔融出身不一样,是孔子后人,又是名满天下的大儒。这样的人,如果曹操处置,或者是杀了,对曹操的名声影响极大。

没有到撕破脸的地步,曹操都不可能杀孔融。

曹操心中欢喜,转眼间又面色阴沉下来。孔融挨了打,袁尚又不愿意来许都,意味着扣留袁尚的打算,便失去了效果。

这一次谋划对付袁尚,失败了。

曹操心下叹息,道:“文举此番辛苦了,袁尚的恶劣行径,本官会处置的。你且回去好好休息,把伤养好。”

孔融摇了摇头,说道:“司空,还有一事。袁尚此番成婚,除了在婚宴上答应陛下的诏令,也写下了一首诗。”

曹操道:“什么诗?”

他本就是文人,一听袁尚有诗作,一下就好奇了起来。

孔融冷声道:“这一首诗,名为咏蛙,其内容很不一般,处处充斥着反意。”

曹操道:“先说内容。”

孔融直接道:“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曹司空,你听一听,这不是乱臣贼子,那是什么?”

“袁尚有不臣之心啊!”

“袁尚的诗简单,可是他说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这般的气魄口吻,便是自己要做皇帝。袁家先有袁术称帝,如今到袁绍父子这里,恐怕也是这般。”

孔融咬牙切齿,沉声道:“这一情况,必须要昭告天下,让天下人知道袁尚的恶行。”

曹操听得眼前一亮。

好诗!

好气魄!

要说这首诗有多么瑰丽,自是没有的。可诗句中,蕴含的魄力,却令曹操也赞许。只是袁尚越发优秀,曹操就越是心酸。

他没有这样的儿子啊。

即便他的小儿子曹植,天赋出众,可相比于袁尚,也是差了很远。

曹操收敛心思,看向孔融,再度道:“这事情,本官会处理的,孔少府且宽心。”

孔融道:“还有一事。”

曹操道:“还有什么事?”

孔融说道:“我离开邺城时,有一个名叫胡义的人出现,这是乌桓方面的人。胡义说,此前乌桓单于苏仆延南下求粮食,袁尚不仅拒绝了乌桓的请求,还羞辱苏仆延。”

“乌桓方面,大单于蹋顿,会在十月左右,发兵攻打袁绍,劫掠幽州和冀州。届时,请司空发兵,讨伐袁绍,截断袁家后路。”

曹操眼眸眯了起来。

这是一个消息。

他思忖一番,却不曾表态,道:“此事本官知道了,兹事体大,本官要商议一番,再考虑这事情的应对,等后续再说。”

“在下告退。”

孔融把事情说完,便告辞离去。

曹操的脸上仍有思索神情,郭嘉坐在一旁,静静的等待着。

郭嘉静静坐着,不曾开口打乱。

曹操思忖片刻后,看向郭嘉,问道:“奉孝,你认为这一次的事情,该作何选择?”

“卑职认为,还是该打。”

郭嘉直接回答。

曹操站起身,沉声道:“从利益的角度出发,乌桓南下侵略幽州、冀州,会牵制大批袁家的兵力,使得袁绍、袁尚必须要应对。”

“我们出兵袭击袁绍的后方,是最合适的,也是最能夺取利益的时机。可是北方的战事,不是汉家人自己打自己,而是乌桓人南下,劫掠我汉家儿郎。”

“这是我不允许的。”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曹操,焉能借助乌桓的力量。一旦借助乌桓兵力,我曹操和这些胡人蛮夷,有何区别呢?”

“我们和袁绍的交锋,是汉家人的内斗。自己较量争斗,关起门来打,打生打死,那都是自己人的事情,是各自的诉求。”

“可借助了外力,尤其这些乌桓的力量,任由乌桓人屠戮汉家儿郎,我做不出来的。我虽说屠戮俘虏,甚至斩杀百姓,可是我曹操,不会任由乌桓人肆虐。”

“所以乌桓南下,我不准备出兵。”

曹操眼神锐利,捋着颌下的胡须,郑重道:“大丈夫行事,有所为,有所不为。即便这是重创袁家的绝佳机会,我也不屑为之。我要击溃袁家,自会在战场上,堂堂正正的击溃袁绍。”

郭嘉听到后,热血沸腾,拱手道:“主公,英明!”

曹操摇头轻笑,道:“哪里英明了?这是不识时务,是不辨时机。只不过,是我年少时,曾仰慕卫青、霍去病,希望效仿他们,封狼居胥,马踏贺兰山,扫荡胡人蛮夷。”

“我本就立志,要剿灭这些胡人。到头来,却要借助乌桓的力量,击溃袁绍,这是我不愿意的。奉孝,你说我是不是傻?”

郭嘉神情严肃,摇头道:“主公不是傻,是有大义,是有家国情怀,卑职佩服。普天之下,也就是主公,才有这般的胸怀魄力。似袁绍,虽说出身袁家,家族四世三公,可袁绍在冀州,笼络乌桓,给予重重好处。这般行径,让人不齿。”

曹操哈哈大笑起来,道:“知我者,奉孝也。”

“司空遇到什么事情,这么欢喜?”

就在此时,浑厚洪亮的声音,自大厅外传来。

却是荀彧进入。

荀彧的脸上,倒是有些喜色,笑吟吟的站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