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2 / 2)

作品:《烽火淬美人(倚天同人)

韦一笑摸下巴,“住在濠州城附近的?教主你的私事?”顿时就想歪了,嘿嘿一笑,“是不是教主你最近晚上经常去探望的那位?教主你想带尽管带上就是,放心好了,我不会回来乱说的。”

又笑道,“其实也没什么,教主你就是年轻人脸皮薄,你堂堂明教教主,出行时带个人伺候也是应该。那人是不是十分美貌?长得比赵姑娘如何?”

张无忌随他乱猜,反正明天见了自然分晓,只希望明日韦一笑不要太过吃惊才好,仔细想一想诚恳答道,“他生得确实漂亮,但是不能和敏妹放在一起比较,两人不一样,没法比。不过此人十分重要,这一路上我若照顾不到时,韦蝠王可要帮我保护好他。”

韦一笑大赞教主艳福不浅,看上的女子从赵敏,到周芷若,小昭,不是娇美不可方物就是清丽脱俗,这个不能比的不知又是个什么类型的美人。

出来碰到杨逍时还夸了张无忌几句,说道咱们教主现在是越来越有威严风范了,以前对咱们这些属下亲厚有余威严不足,除了教中的正经大事轻易不会吩咐谁做什么,也不知摆摆排场,现在总算是有了些教主的架子,甚好甚好。

第二天看到了张无忌绕路去接的人之后,韦蝠王才明白为什么说此人确实漂亮,但是不能和赵敏放在一起比较。心里大惑不解,十分纳闷,教主带他干什么?

……

大元至正十一年底,明教徐寿辉在鄂东罗田一带拥兵自立,登基称帝,定都城在浠水县,任命邹普胜为太师,倪文俊为领军元帅,陈友谅为元帅簿书椽,铸铜印,发钱币,定国号天完。

消息传出之后天下震动。

明教教主张无忌此时正带了一队人走在去浠水的路上,刚过了皖西六安,忽然得探子报知了此消息,一时有些哭笑不得。

来报信的是杨逍属下天地风雷四门中,风字门的门主杜伟能。风字门中多是释家道家等出家人,便于四处游走,所以被杨逍派做打探消息之用,这次情况突然,杜伟能怕耽误事,因此亲自赶来禀报。

张无忌本是要去阻止徐寿辉称帝的,不想他动作这么快,前脚送了通书信给自己后脚就立刻登基称帝,摆明了是让教中这些首脑人物想阻拦也来不及,待到木已成舟就拿他没办法了。

张无忌从马车里出来,听杜伟能禀报完后沉吟了一会儿,吩咐道,“杜兄,还要麻烦你再辛苦一趟,速速赶去濠州将此事报给杨左使知道,告诉他本座还是依照之前的计划前往浠水,让他派烈火旗掌旗使辛然带五百人赶来浠水和本座会合。”

杜伟能作游方道士的打扮,四十五六岁年纪,随身一杆拂尘,牵着匹鞍上放了粗布褡裢的矮马,马看着不起眼,其实后劲很长,最善长途奔行,骑它往来各处报信正合适。

大概是扮道士扮得习惯了,杜伟能在教主面前答话也是先一甩拂尘,然后才躬身道,“属下遵命。”说走就走,翻身上马继续往濠州城而去。

张无忌摇摇头,看着杜伟能绝尘而去,又再坐回马车内,“这个徐寿辉!我真要说他一句目光短浅,他现在统共才占住了黄州和浠水两处,只这么小一块地盘就要做皇帝了!!名利心如此之强又如何是个心系百姓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的样子!”

马车宽敞舒服,是专门给宋青书准备的,不过张无忌自己也经常坐在里面。一路上谈谈说说,行程颇不寂寞。

宋青书在车里将杜伟能的话清清楚楚听了一遍,这时就劝道,“你也别烦,这其实是意料中事,咱们不是早就想到徐寿辉会留有后手,不可能老老实实等着你这教主去下令不许他登基。”又问,“那你到了浠水准备怎么办?”

张无忌道,“我还没想好。只不过不管徐寿辉登不登基,他都是我明教的弟子,他当初起义也是打着明教的旗号,除非他有胆量通告天下叛出本教,否则就要受明教的辖制。这次他自立称帝这么大的事我不露面那也太说不过去,所以浠水还是要去的,只是暂时还没有什么好办法压制他,等我晚上和韦蝠王商量商量。”

宋青书看张无忌就事论事并没有很烦恼的样子,波澜不惊,很有大将之风,暗赞之余就放下心,自己也动脑子替他想想要怎样才能威慑住徐寿辉。

他却不知张无忌自从推辞不过当上这个教主之后就困难重重,棘手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已经有些习惯了,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出问题了着急烦恼都没有用,想办法解决就是,所以能够泰然处之。

马车又行了一个时辰,有教众到车外问道,“教主,前面有个茶肆,韦蝠王问您要不要停下来打尖?”

张无忌因怕宋青书成日坐马车导致血脉不畅,所以路上会尽量多让他下车走走,就道,“好,停下来喝杯茶歇一歇再继续赶路。”

马车一个拐弯,驶到岔道旁的一间小茶肆前停了下来。随行的几十人已经纷纷下马,大家各司其职,有进茶肆招呼伙计出来饮马的,有围过来护卫教主的,还有轮到休息的,看看茶肆里已经没有几个空座,干脆就席地而坐,拿出干粮水囊,自己吃喝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