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唐奴牙郎 / 章节正文阅读

第284章 惊天之计(1 / 4)

作品:《大唐奴牙郎

在凉州住了几日,周钧处理完手头上的事务,又出发去往军镇,去寻李光弼。

骑着马来到军镇的大营,孙阿应向武卫出示了腰牌。

武卫躬身搬开拒木,引着周钧穿过演武场,又来到中营的帅帐。

负责把守帐门的亲兵,听闻是周监来寻李军使,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放行。

周钧走入帐后的宿所,还没掀开帷帘,就闻到一股浓烈的酒臭。

皱着眉头,周钧进了宿所,迈步之间踢到某件事物,闻得一声叮咣,他低下头去,只见一地歪歪倒倒的酒罐,而那李光弼,就合衣睡在其中。

周钧停下脚步,瞧着这个三十来岁的汉子。

从前的李光弼,意气风发,挥斥方遒,如今却醉生梦死,借着酒精来麻醉自己。

孙阿应想要上前,唤醒李光弼,周钧搬了张折椅,坐了上去,又说道:“不用,等着便是。”

说完,周钧坐在帐中,开始回忆起史书中李光弼的一生。

李光弼本是契丹人,在武后时,其父亲李楷洛来归降,从此成为大唐的臣子。

天宝十五载,李光弼受郭子仪推荐,摄御史大夫,迁河东节度副大使,知河东节度事兼云中太守。

收复常山时,郡内被叛军屠城,十室九空,尸横遍野,李光弼面对这般惨烈的景象,热泪盈眶,做出了一个从未有人做过的举动,他翻身下马,向幸存的百姓下跪,誓言讨贼。

在此之后,李光弼南征北战,在缺兵少粮的情况下,数度阻截叛军的主力,其中太原和河阳之战,更是面对拥有兵力数倍于己的史思明,置之死地而后生,重创了叛军主力,为大唐的反攻争取到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安史之乱后,李光弼因战功被推为『中兴第一』,获赐铁券,名藏太庙,绘像凌烟阁。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功臣,受了小人记恨,之后一直被架空兵权,甚至受了数次问罪追查。

最终,李光弼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是气倒在了病床上,忧愤而死。

后世评论李光弼与朝廷之间的关系时,常常会提起这样几件事。

第一,李光弼进入太原之后,为了树立军威,先斩后奏,杀了不尊军令的朝廷高官崔众,此举引来唐肃宗的不满。只不过李光弼后来在太原获得大胜,此事便就此揭过,无人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