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三国开局斩关羽 / 章节正文阅读

三国开局斩关羽 第八三九章 拳头大,就是道理(2 / 2)

作品:《三国开局斩关羽

    那么我等南面这边,没有任何的威胁。

    可一旦要让华雄贼人将河内郡拿下来。

    那接下来,我们便会陷入到三面受敌的境地之中。

    此事重大,寻常人没有办法完成。

    此番就由元皓你了负责。

    还请元皓不辞劳苦,立刻动身,紧急前往河内郡去见张扬。

    在和张扬好好的分说厉害,让张扬一定要顶住。

    不能让张扬投靠到华雄那边,要他站在我们这里,和我们一起抵御华雄。

    我这边,也将会紧急调动兵马,让就近的兵马,立刻前去河内郡附近,防止华雄贼子真的动兵前来。

    如此,也能够给张扬一些警告。

    让元皓你对张扬的劝说,变得更加顺利。”

    袁绍的态度,突然间为之变,顿时就令田丰,还有郭图二人都有些懵了。

    话说,不论是田丰还是郭图二人,经过之前的一番辩论,都觉得事情已经定下了。

    袁绍相信了郭图所言,接下来不再调动兵马前去防备华雄。

    不觉得华雄会从河内郡等方向进行出手。

    只在这里全心全意的,盯紧长常山郡的诸葛亮,典韦等人。

    可谁能想到,到了现在袁绍话风一转,态度竟然出现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这顿时便让两人,有些懵了。

    回过神之后田丰大喜过望,立刻出声接下命令。

    同时对于袁绍,有些刮目相看了。

    觉得这主公,还没有那么愚蠢。

    同时,心里对于袁绍突然之间,出现这样大的转变,又多少有些不太理解。

    然而他所不知道的是,袁绍之所以出现这么大的转变,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特殊的原因。

    其中最大的原故,还是因为这事情,涉及到了华雄。

    从华雄身上,袁绍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

    从汜水关那边开始,他就一直被华雄所压制,接连在华雄身上吃瘪。

    在华雄身上,吃的亏实在太多了。

    所以,便是骄傲如袁绍这种人,在面对华雄之时,也不得不提高警惕,打起十二分的小心。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则是现在的袁绍,相对于华雄来说,处于弱势。

    他能够从华雄身上,感受到很大的压力。

    此时,还远不是他实力远超其余诸侯,可以随便浪的时候。

    现在的袁绍,可以说还是处在逆境之中。

    逆境之中的袁绍,和处在顺风之中的袁绍,可以说是两个人,不可同日而语,需要分开来看。

    郭图自然是有些不太甘心的。

    所以在愣神之后,便准备接着发明他的高明见解。

    不过这一次袁绍,却没有在听他的话。

    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再多言。

    郭图见此,便也只好闭了嘴,有些闷闷不乐。

    当然,他是一个很懂事的人,虽然心中不高兴,但是并没有表现出来。

    反而还是一副袁绍事情做得很对,是他这里需要改进的模样。

    这让袁绍看起来,就觉得很舒心。

    田丰这边,很快就从袁绍这里离开,一路烟尘滚滚的朝着河内郡那边儿去。

    要尽可能快的,来到河内郡那边见到张扬。

    并将张扬给说服,让张扬来当袁绍面对华雄时的屏障。

    田丰的这一番分析,让袁绍心里面有了更多的紧迫感。

    原本他们这边,在和诸葛亮典韦等人进行作战之时,就已经是不断的加大力度了。

    现在,袁绍决定要继续加大力度。

    以尽可能快速度,将诸葛亮他们给解决了,把常山郡重新拿回来。

    这样的话,接下来就算是华雄那边,真的可能会出手。

    那么他这里,也要好应对的多。

    至少不会再陷入到,三面受敌的尴尬局面里。

    而接下来,随着他们这边不断的加大力度。

    战场上的局面,也很快就发生了一些改变。

    原本死缠不退的诸葛亮,魏延以及典韦等人。

    现在,在他们的不断打击之下,已经有些顶不住了。

    开始缓缓的向后退,丢弃不少的地方。

    这种大好的局势,顿时就令得袁绍这边心情大好。

    同时战意更加高昂。

    开始进一步的加大攻击的力度。

    如此,到了当天晚上的时候,突然之间有人前来汇报说。

    发现魏延等人那边,已经弃守高邑城,开始将兵马迅速的朝着后方进行撤退。

    将高邑这里给彻底的丢弃了,询问现在该怎么做。

    是不是要立刻追赶诸葛亮等人。

    在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袁绍不由的为之振奋,心情很是激动。

    终于将之给打退了!

    终于打退了!

    他袁绍的脸,又被捡回来了!

    不过,在袁绍准备下达令人,全速追赶,占据高邑的命令之时,他却突然间又变得犹豫起来。

    有些担忧,这是不是那魏延等人的计策。

    郭图见此,立刻出声相劝,发表他的高明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