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三国:汉中祖 / 章节正文阅读

三国:汉中祖 第二百三十三章水利法成(1 / 4)

作品:《三国:汉中祖

    早晨时分,旭日阳光洒进殿中,映得整个宫殿暖洋洋的。新鲜而又舒适的空气扑鼻而来,令众人不由精神一振,散去睡意。

    刘禅及宫中官吏聚于殿中,处理今日的相关事务。

    此时距离诸葛亮回师已有半旬有余,士卒封赏皆已陆续发下,将帅们的封赏还在讨论中。而邓芝受封扬武将军后,也早已从成都离开,赶赴涪陵郡,处理五溪蛮事宜。赤甲卫由宿嘏的率领下,前往涪陵,归入邓芝帐下听令。

    同时随着大军回援,马忠军队也开始向汶山郡叛羌发动新一轮的进攻,局势喜人,或许过不了多时,汶山郡将安。

    刘禅伏案处理政务,手中毛笔在巾帛上撰写着水利之法所思。

    随着对水利法思虑之深,加上与诸葛亮等人议论,刘禅也不在不断地优化政令。

    虽然说羊毛出在羊身上,但让民间自己挖掘水利设施,这却是不保险的,需要更全面的政策限制。于是刘禅更一步深入思虑,并结合前世各代王朝所推行的水利政策后,念至王安石变法之时,忽然想起他的田亩水利法。

    王安石变法不论其内容对错如何,但毫无疑问王安石变法给北宋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而新法之中,或有实施成功之处,帮助北宋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或有好心办坏事,反而致使百姓苦难。

    而新法中最为成效之一的就是田亩水利法,若言其效果,在田亩水利法实施7年间,全国兴修水利工程达10700多处,灌溉农田达‘三十六万三千余顷’。

    王安石在自己评论新法中非议最多的政令时,并无谈及田亩水利法之弊。甚至在旧党士人朱熹、罗从彦在司马光全面废除新法之时,也是颇不认同,因留新法中利法,去不利之法。即便是苏轼抨击新法之中,也没有对田亩水利法进行抨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