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国债(1 / 3)

作品:《再造大明:崇祯有个时空门

当初朱由检把全能科学家宋应星找来,与他促膝长谈,几乎成为知己,可是在朱由检登基之后,却并没有给他封官。

主要就是因为此时宋应星正在忙着吸收先进的现代机械知识,并且把它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实践性的东西,就是纺织业的这三种利器。

新式纺纱机,几十个锭子一起工作,效率比之江南最发达的纺织机,还要高上六七倍。

新式织布机,更是可以快速地把纱线变成布。

脚踏式缝纫机,一个人一天就可以制出四五件成衣,而利用流水线型作业,一百人一天完成上万套衣服的制作根本不是问题。

这段时间,他要做的不仅仅是把这些东西加工出来,而是如何把它们高效率地加工出来。

经过整改优化,萧升也参与其中提出了几点意见,而后到现在,终于落成。

“应星纺织机械加工厂”

加工厂共计员工两千六百八十四人,每天可产出纺纱机80台,织布机220台,缝纫机300台。

纺纱机体积最大,织布机次之,缝纫机再次之。

机械加工厂成立,萧升占据全额股份,宋应星担任厂长,三种机械每销售一台,会给他一部分抽成,不只是他,还有那些参与研发的工匠,都得到了一笔丰厚的报酬。

他们可是大明现如今极少的机械师,是未来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作这些机械的限制主要还是在一些现代的零件供应上。

一些东西,虽然大明也可以加工出来,但是精度不够,这个今后可以依靠拆解现代机械过来使用实现自给自足。

但还有一些东西,是目前大明极度缺失的化工业的产品,只能依靠萧升从现代采购了。

这些东西,萧升一般就会交给自己的专职司机兼助理卢勤去采买。

就是搬运还需要他亲自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