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破虏号蒸汽铁甲舰(感谢“炸天帮帝奕华”的支持)(1 / 3)

作品:《再造大明:崇祯有个时空门

“宋世明奖学金”的设立,将宋世明的名气再次抬升了一个档次,整个京城几乎无人不知。

于是更多的年轻人主动学习新的知识,以求霍获得一份成就。

赵余声是物理专业一名优秀的学生,他的研究方向是声音方面。

在读过“萧升的科学猜想”之后,他就对声音的传播,存储,播放有了很大的兴趣。

他在电学方面学习的也非常好,加入到了宋世明关于发电机,电灯的研究之中。

在这个过程之中,他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研究。

八月份,他做了一项实验。

找来一块带针的膜片,针尖对准急速旋转的蜡纸,声音的振动就非常清楚地刻在蜡纸上了。

通过这个试验,他证明了要把人的声音完整地储存起来,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再放出来,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于是,在八月底,他和团队里其他人配合,制作出了一台由大圆筒、曲柄、两根金属小管和模板组成的机器。

赵余声对着这个东西念了一首诗,然后播放,成功放出了声音,虽然有些模糊,但毫无疑问,第一台留声机诞生了。

不过这东西还不完美,不符合赵余声对这东西的预期。

团队继续研究,九月底,一种圆盘式留声机被发明出来。

但圆盘材质导致无法多次使用,音质也没有达到他的要求。

京师大学堂给予了充分的资源和研究费用,他们的研究继续快速地推进。

十一月初九,赵余声注册了自己关于留声机的专利。

同一天,煌夏商会授予赵余声八万枚银元的授权费,成立“煌夏音频商会”,开始建设留声机制造厂和唱片制造厂。

这些商会成立之后,都会同步建立一个实验室,进行专项研究。

无论是宋世明还是赵余声的发明,都还不能进行规模化的生产。

需要进行合理地再研发,以求进行商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