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小说 / 我独仙行 / 章节正文阅读

我独仙行 第2784章 强势狠人(3 / 3)

作品:《我独仙行

    说道做法之考究,首推“莲叶羹”。这是在全书中宝玉被打的最严重的一次的养病其间,贾母宠爱孙儿问他想吃什么,宝玉就想起这道菜来。用凤姐的话说:“口味倒不算高贵,只是太磨牙了,巴巴的想吃这个。”真是应验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话,要做“莲叶羹”先要翻箱倒柜的找出一个小匣子:“里面装着四副银模子,都有一尺多长,一寸见方。上面凿着豆子大小,也有菊花的,也有梅花的,也有莲蓬的,也有菱角的,共有三四十样,打得十分精巧。”瞧瞧这排场,真是吃的够侨情,难怪连“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姨妈都感叹道:“你们府上也都想绝了,吃碗汤还有这些样子。要不说出来,我见了这个也不认得是做什么用的。”

    正如肥沃的尼罗河三角洲孕育的埃及文明,撒上种子就丰收的得天独厚造就了这个国家的辉煌,然而也同样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原理,埃及人活着的事都没什么可担心的,于是乎建造了绝世巨墓,贾府这样累世公卿的开国元勋在太平盛世中不仅富了二代,于是有了“茄鲞”有了“莲叶羹”。

    、最琐碎的丸药

    众所周知宝玉与宝钗乃是金玉良缘,宝玉有口中落草时带来的通灵宝玉,宝钗则有灵士异人赠与的黄金璎珞来配,可是这位停机之德的宝姐姐从胎里带有一股热毒,吃了多少药花了多少钱都不见效验,后来机缘巧合得了个海上仙方——“冷香丸”才药到病除。之所以要说这个“冷香丸”,是因为它虽然是药,但却非常具有《红楼梦》饮食中“琐碎死人”的特质。深得“红楼饮食”之精华。且看这“冷香丸”的东西药料一概都有限,最难的是“可巧”二字:“要春天的白牡丹花蕊是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开的白芙蓉蕊是二两,冬天开的白梅花蕊十二两。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一天晒干,和在一处研好。又要雨水这天的落水十二钱,又要白露这天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八折四样水调匀了,丸了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瓷坛子里,埋在花根底下。发病的时候用一钱二分黄柏煎汤送下。”用周瑞家的话说:“阿弥陀佛!真巧死了人。等十年还未必碰的全呢!”不禁感叹,有钱能使鬼推磨啊!人家薛家一二年间就把药给配出来了,仙丹怕是也不过如此吧!

    二、底蕴之深厚

    、诗礼之家

    我们研究《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首先应该明确一点,在贾府的日常饮食中,食材的珍贵和排场的奢侈那都是最基本的,贾府不是暴发户,而是一个传承百年的国朝鼎盛之家,诗礼簪缨之族。论门第之高贵,教养之有方除了皇家基本就算他们家了。从林黛玉进贾府用的第一餐的忐忑心情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规矩”的威严:“贾株之妻捧杯,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迎春坐右首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李纨、凤姐立于案边布让。外间伺候的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饭毕,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当日林家教女惜福养身,饭后必过片时方吃茶,不伤脾胃。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规矩,不似家中也只得接了茶。又有人捧过漱盂来,黛玉也漱了口,又盥手毕。然后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看见这段文字以后,很难不让人咋舌。吃个饭而已,用不用这么累啊。这就是大户人家的规矩,这更是古代传统而又真实的餐桌礼仪,因为我们中国人讲究“食不言,寝不语”。吃饭的时候不要讲话,所以在书中我们不止一次见到在用饭过程中,连一声咳嗽也没有。曹雪芹也正是用这种有着自传色彩的方式穿越时空的向我们娓娓道来,向我们演绎着,讲述着更与我们沟通着。

    、栊翠茗香

    妙玉是金陵十二钗中最有个性的一个人物,与其说她最有个性不如说她的性情最为古怪。还是在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众人随贾母游至栊翠庵品茶,妙玉就把宝钗和黛玉拉去吃小灶,宝玉发现她三人喝“体己茶”后引出了这段“妙玉癖”的品茶插曲。在《红楼梦》中,提到过“三四次才出色”的“枫露茶”也提到过类似于我们今天普洱茶的“女儿茶”,还提到过王熙凤与黛玉说:“喝了我们家的茶就要给我们家做媳妇”的贡品茶,但都不如这次从茶具到用水说的如此细致讲究的“栊翠庵小型茶话会”,就连给刘姥姥喝茶用的都是成窑的茶杯。

    (半小时后会重新上传,为了防盗版网站,诸位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