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慷慨天山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十一章 向冰峰进发【下】(2 / 2)

作品:《慷慨天山

雪鸡的叫声和刘睿影想象中完全不一样,尖锐又高亢。在寂静的山峰上,能传递出很远。

但刘振华却担心起来,这样尖锐的叫声会不会又雪崩的风险?雪鸡虽然飞不高,但至少能滑翔。他们可都是两条腿,蹦起来离地也就最多三尺高,根本没有雪鸡的本事能躲开雪崩。

别克神色轻松,摇摇头对刘振华解释道:

“不会的。这里嘛,不是雪,是冰!你看到的雪其实已经是冰了,结实得很!”

炊事员一听没有危险,当即向刘振华提出是否能开枪打一只,晚上炖鸡汤给大家改善伙食。

可这个主意一说出口,就被别克阻止。

这里开枪虽然不会引发雪崩,但是雪鸡所处的位置,下面就是悬崖峭壁。被冰雪覆盖着,所以看不出来。他们把窝做在那里,也是为了自保繁衍。

峭壁上延伸出去的冰雪,可以承受得住雪鸡的重量但承受不住一个成年人的体重。所以即便是打死了,也走不过去取回来。

而且在这样高海拔的地方,要尽量减少体力消耗。为了一只雪鸡去冒险,是极为不值得的行为。

刘振华喘着粗气,视线从雪鸡身上移开,由远及近,看到冰板的上方和山壁接壤的缝隙里,竟然开着许多花。

“这是不是就是雪莲花?!”

刘振华惊喜的说道。

别克没有回答,在他的语言中这东西叫做不一样的名字,他不知道该怎么说。

徐参谋回答道:

“对,这就是雪莲花。好看吧?谁能想到这冰天雪地里,还有这么好看的东西!”

银色的雪莲花,和冰雪接近,但又截然不同。

冰板反射的光照在花瓣上,更赋予了它一种圣洁的美!

“不能停太久!要赶在太阳在的时候上去呢,上去盖房子!不盖房子,晚上不行!”

别克说道。

刘振华搓了搓脸,强行振奋了精神,招呼着大家继续赶路。

刚才还意气风发要打野鸡的炊事员,却觉得双腿像灌了铁水一样,又重又胀。脑袋也发昏,闷闷沉沉的。紧咬着牙关还能留有清醒,但却怎么都使不上劲,连行军锅都背不住。

要不是机枪手一把将他拉住,炊事员就要从冰板上滑下去,跌进悬崖。

刘振华接过炊事员的行军锅,和机枪手还有徐参谋一起,连拉带拽,一行人才终于登上了冰峰。

刚准备喘口气,别克立马又让刘振华等人一起就地取材,搬石头“盖房子”。

说是房子,其实和先前刘振华他们在沙梁子垦区上垒的雪墙差不多。

比腰身稍微高些,迎着风口垒,晚上能挡住彻夜不停的寒风。顶部再搭上从垦区带来的军用篷布,里面要比外面暖和好几倍,不会冻头冻脚的让人睡不着觉。

万事俱备,就差生火做饭。

众人早已饥肠辘辘,又冷又饿,提议让炊事员先烧点热水喝喝。

但冰峰上根本找不到木柴。

仅有的树枝,还是大家手中的火把。

这是为了对付野兽的应急手段,不能轻易动用,刘振华也犯了难……

看着来路的陡峭,派人下山去打柴,肯定是不现实的。

一来一去,背着木柴,起码六七个小时不止,回来都是后半夜了。

刘振华正想问问别克有没有什么法子,却看到别克正把自己的皮口袋彻底倒转过来。

“这是啥?”

从中掉落出来一小堆硬块,有大有小,扁扁的,毫无气味。

别克说道:

“这是牛粪,干牛粪,比柴火好!先烧着这个,然后嘛,我带你们去捡柴火!”

刘振华高兴地说道:

“别克,你这个皮口袋真是百宝箱啊!什么都有!”

别克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经常上来的嘛,就知道了!你们要是多走几次,和我就一样的呢!”

机枪手帮着炊事员一起垒炉灶,已经快要完工。

别克把牛粪整理好,拿过来准备塞进炉膛里时,看到他们砌好的炉灶,顿时笑了起来。

“你们嘛,这个炉灶弄得好看!但是嘛,这里的风向和下面不一样!灶门对这这里,点不着!”

说罢,他几下就把炉灶扒掉,重新砌起来。

冰峰上的气候变化无常,空气稀薄。通常的方法生火,要是不借助风势,这或只能阴燃,锅底下连点热气都上不去。

按照别克的经验,这里早上多吹西北风,下午多吃东南风。所以炉灶的灶门要开两个,上午的时候打开西北方向的,下午把这个堵死堵死,打开东南方向的。

这样迎着风砌,借住风势,才能烧水做饭。

冰峰上的第一湖水烧开之后,刘振华激动的捧着水壶。

在山下烫手的温度,此刻也只不过是刚好暖和。在牛粪和风势的帮助下,这一壶水因为高海拔的愿意,都足足烧了接近三个小时。

此刻太阳已经完全落了下去。

冰封上经过了短暂的沉寂,月亮就升了起来。

明月照耀着山巅,冰峰如玉。

冰雪在黑暗中都散发出灿烂的光辉,辉煌如昼!

众人都沉浸在眼前的美景中,一时间忘记了寒冷和稀薄的空气。

“晚上可以呢,白天的时候嘛。不能一直盯着看!”

别克突然打断了大家的兴致。

但没有一个人表现出不耐烦的神情,这一路上要不是别克处处准备周全,计划妥当,都不知会遇上多少麻烦和危险!

大家对别克已经有一种无条件的信任和依赖,刘振华与徐参谋都静静地等着,听别克到底是为什么不让他们看眼前的雪景。

“那个光嘛,照的久了,眼睛看东西都红红的,会瞎掉呢!”

“雪盲症!”

徐参谋立刻反应了过来。

李秀英接过话头说道:

“我在卫生集训的时候学过,雪盲症就容易在这样的地方发作。主要是因为山风海拔高,紫外线强烈,再被冰雪一反射,进入眼睛里时间久了,就会对眼睛的内部结构造成破坏。”

紫外线是个没几人能听懂的新词儿。

徐参谋补充了一句,说就是太阳光。

不过李秀英同时告诉大家,月光是没有紫外线的,但要是太强烈的话,也一样能对眼睛造成损害。

炊事员用冰雪把行军锅洗刷干净后,就准备把炉灶拆掉。要不是刘振华发现的及时,把他呵止住,这别克辛辛苦苦垒砌起来的炉灶就要变成一堆石头块子!

“你想什么呢!”

冰峰上缺氧,刘振华说话都没了底气。

这种感觉让他很不舒服,当兵这么多年,除了那次和迪化市里的商人打交道外,这是而二次如此憋屈……

炊事员差异的停下手脚,反问道:

“营长,我在执行保密条例啊!要把行军和生活痕迹全都清楚掉!”

刘振华听后哭笑不得……

没想到这个新兵竟然这样死板,一点都不知道变通!

今天大清早让他清理痕迹,是因为队伍要上山,需要隐蔽行踪。但现在已经驻扎在了冰峰上,除了几只雪鸡外,哪里还有会动的东西?

要是把炉灶拆了,明天光是重新砌好,都得浪费许多时间,哪里有这个必要?

刘振华刚想再数落炊事员几句,却发现他嘴唇呈现出一种绛紫色,这是严重缺氧的表现,连忙问他有没有不舒服。

炊事员反倒是没有什么感觉,但刘振华还是放心不下,让他赶紧休息,再不要增加额外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