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黄天之世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百五十六章革新车具(2 / 2)

作品:《黄天之世

许安吐出一口浊气,双手按着营墙,凝望着远方的漳水思索了起来。

冀州的事情终于是要告一段落了,只是四州黄巾进入并州之后,将会是对黄巾军内政能力更为严峻的考验。

四州黄巾,根据粗略的统计活着进入并州的一共会有近百万人。

这比昔日许安和阎忠等人一起预计的八十万人,要多出了近二十万人。

而还有一个更好的消息,那就是实际进入并州的人,还会多出五六万人,这五六万人并非是四州的黄巾,而是土生土长的冀州人。

这些冀州人之中,一部分是冀州的太平道信徒。

太平道虽然几经波折,但是冀州毕竟是太平道发展时间最长,也是影响最深的州,就算是经历两次黄巾军之乱,加上绣衣使者的镇压,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太平道信众。

而另一部分,是对冀州的生活几乎失去了希望的穷苦农民,他们没有土地,是地主的佃农,或者就是家奴。

黄巾军占领了真定等一众郡县,也解放了他们,使得他们的获得了自由,他们脱离了豪强世家的影响,脱离了地主。

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失去了生计,一部分人选择了离开,更多人选择了相信黄巾军的宣扬,他们在黄巾军官吏的安排之下,加入了四州黄巾的队伍,也跟着一起前往并州。

并州地广人稀,确实能够容纳的下。

百万人口代表的是无比的潜力,但是也代表着巨大的压力。

上党郡可不能容纳百万人口,这些人一部分将要进入河内郡,更多人的将要进入太原郡,进入西河郡、雁门郡。

但这百万人并非是立马就能有产出,春种的时间亥没有到,就算到了,新开垦的荒地,并不能和熟地的产出相媲美。

从年底到春耕这一段时间之中,需要马不停蹄的安排。

开垦荒地,建立聚落,民屯据点,都需要一同进行。

其实这些事务在刚刚开始计划四州黄巾军入并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在推行了,农闲之时,就征募了很多人农户,还有就是军屯的预备军卒一起去集中开垦荒地,修建简易的民屯据点。

但是对于有着百万人口四州民众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仍然会有大量的人没有住所,没有田地可以耕种。

这么多的劳动力,这么多人的人口如果没有事做,只是每日就这样白养着,肯定不是办法,这一个隐患。

以工代赈,势在必行。

并州真的是百废待兴,汉廷多年以来忽视并州的发展,刘宏还有十常侍只知道搜刮民脂民膏,对于边患反而是忽视依旧。

也是张懿不断的上书,活动关节,才获得了许可征募新兵,但是这也压榨了并州的财政。

许安从并州的官仓之中并没有查获多少的财物,并州的底子基本都被张懿拿出来,充实边防和扩建新军了。

问题就在这于这里,除去还算富足的上党郡和河内郡外,并州其余郡县,还有幽州两郡的驰道、官道皆是年久失修。

官道的很多地方都是坎坷不堪,人难行走,马易摔倒,车驾难行,交通极为不便,一下起雨更是泥泞不堪,难以行路。

许安也因此头疼不已,这一次出关进攻冀州,本来可以出动更多的军兵,但是就是因为后勤的问题,许安只能压缩出兵的数量。

黄巾军的后勤运输,基本上靠的都是人力,许安为了后勤的问题,在很久之前就弄出了改进的独轮车。

改进后的独轮车,就和后世工地上的独轮车相仿,不过只是外形相仿,所用的材料完全不一样,用金属来制作独轮车,许安可没有土豪到那种程度,而且以黄巾军的铸造技术,这也基本上不可能量产。

独轮在前,轮后有支架可以在停下的时候支住独轮车,行进的时候,人在后方握着车把向前推即可。

不过没有橡胶作为轮胎,所以运载的货物都需要用麻绳绑好,不过也算是加强了一些运输力。

并州黄巾军的辎重队伍之中除了独轮车之后,就只有少许的马车,而牛车一辆也没有,并州所有的牛基本上都被用于农耕,就是军队之中也没有牛的身影。

再加上冀州豪强世家的存粮,这才支撑起许安如此规模的用兵。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并非只是说说而已。

再精锐的军队,没有粮草,没有补给,要不了多久都会自行崩溃,要知道人并非是机器,就算是机器,也需要电池,也需要能量补充。

百万人口,一部分可以用来开荒耕地,另一部分则可以工代赈,集结其去修缮官道,修建水利等基础设施。

还有一部分可以直接送往各地的矿产采集矿石,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需要自愿。

江风越发的冷冽,许安紧紧了鹰狼服的领口,避免寒风钻入了胸腔处,就在他思索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的暗淡了下来。

营墙上的火盆之中,不时响起木材燃烧的噼啪声。

并州虽然还是百废俱兴,黄巾军内部的问题重重。

但是起码现在,他们所处的境况要比中平元年(184年)好上不知道多少倍。

现在并州最严重的问题,人口短缺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等到四州民众进入并州,并州将成为一个拥有近三百万人的大州,而不再是以前那个地广人稀,只能是作为屏障,战略意义远大于经济收益的州郡。

十二月要到了,永汉元年即将到来。

许安看向北方,看向下曲阳北面漳水的方向,幽州大地也即将发生剧变。

张纯和张举的结局已经注定,临平一战,刘虞最终还是带着成建制的军队安然退回了幽州。

要不了多久,就会有人提着张纯和张举的人头,到刘虞那里领赏。

虽然幽州军损失惨重,甚至连邹靖都死在了临平。

但是这并不会对张纯、张举两人目前的困局有任何的影响,历史上的刘虞平定张纯、张举的叛乱从来都不是靠着麾下强大的兵力。

冀州的战败,并不会影响刘虞在乌桓人之中的名望。

现在的人很难想象刘虞在乌桓、鲜卑等一众部族之中的威望到底高到什么地步。

历史上公孙瓒击破破张纯等,一路追击,最后追至辽西的管子城,但却反被丘力居带兵所围,在管子城中遭遇失败,粮尽众溃,士卒死伤大半。

最后还是丘力居军也粮尽疲乏,远走柳城,占尽了上风。

公孙攒的军势没有使得乌桓部族屈服半分,甚至还遭逢大败。

而刘虞就任幽州牧后,只是派遣使者到乌桓部族之中,连军队都没有动用。

丘力居等一众乌桓部族的首领,听到刘虞到任的消息之后,根本没有任何的犹豫和思索,纷纷派遣使者前来沟通归附之事,直接是选择了归附,连一点反抗的想法都没有。

在刘虞死后,都还有阎柔,鲜于银等人为刘虞兴兵报仇,由此可见一斑。

张纯、张举的败亡已成定局,以丘力居为首的大部分乌桓人也会选择臣服,如果不出意外,难楼也能收拢一部分的乌桓人。

许安已经提前传信给了难楼,告知张纯、张举可能会败亡,让难楼找机会接收较近的乌桓部族,在草原之上扩展势力。

“董卓……”

许安最后看了一眼漳水,缓缓走下了营墙,轻声的念叨了一声。

如今只希望董卓能够不让他失望,搅动洛阳的风云,使得汉廷分身无瑕,没有办法集中力量。

许安走向阎忠的营帐,他要和阎忠商议一些细节上的事情,以应对可能到来的情况,他必须要做最坏的打算,这样到时候如果情况恶化,才能不至于束手无策。

走到阎忠营帐帐门处的时候,许安突然停住了脚步。

将命运全部交到别人的手中,这其中的变数实在是太大了,许安停下了准备掀起帐帘的手,既然如此,不如就让他再往洛阳加上一把烈火。

许安向后方招了招手,一名身穿赤鹰服的鹰卫千户迈步走上了前去。

黑幕落下,黑暗终于彻底笼罩了大地,连兽吼和鸟鸣声都消失在了耳畔。

黄巾军营地的营门在这时悄无声息的被打开,数名身穿黑衣的信使驱马踏出了明亮的营地,缓缓的消失在了黑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