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万岁爷总能听见我的心声 / 章节正文阅读

第95章(1 / 1)

作品:《万岁爷总能听见我的心声

安嫔喝了口茶,“也不必和她计较,这些日子让人盯着她,过了年本宫就让她搬出去。”

“是。”玉棋等人答应道。

腊月二十六。

宫里开始张贴门神和春联了。

不同于阮烟记忆里大红的春联,满族贱红贵白,因此春联是白绢为底,红蓝镶边,也别有一番风味。【1】

腊月二十七。

乾清宫封宝了,也就是玉玺被封存,万岁爷从此日起不用上朝了。

同时,毓庆宫也传出好消息,太子的痘治愈了,太医院表示还需静养数个月,脸上身上的痕迹便能消失无存。

这个好消息传出,康熙大喜,不但厚赏了太医,连同伺候太子的那些宫女太监也都因祸得福,被嘉奖厚赏。

宫里头颓靡多日的气氛瞬间一扫而空。

人人喜气洋洋。

连带着太皇太后也都忍不住念了声佛,“这下子人人都能过个好年了,苏麻喇姑,这个月慈宁宫每人多发一个月月钱,再发两身衣裳。”

苏麻喇姑笑着去办了。

不一时,慈宁宫上下人人欢喜。

佟贵妃也会做人,学着太皇太后厚赏了后宫宫女太监们,她倒不发衣裳了,只添菜。

这个年,可以说是紫禁城的宫人们过的最肥的一年了。

而紧接着,京城肃穆的气氛也都变了。

人人都知道太子病好了,万岁爷心情好了,那赐福也该到时候了吧。

每年这个时候,就是众人看谁能得到赐福,得到的,欢喜不已,没得到的,如丧考妣。

第42章第四十二声

赐福用的是刻有赐福苍生的狼毫笔,着笔在绢布上。

康熙的笔力雄厚,一手好字也是颇得称颂的。

按照规矩,第一个福字要贴在乾清宫正殿,之后后宫妃嫔能不能得到赐福就得看地位、得宠程度了,而朝臣们也是同理。

康熙一口气写了数十张福字。

几个小太监小心翼翼地把第一张福字拿去贴了。

剩下的福字,康熙做了分配:“慈宁宫、翊坤宫、景阳宫、咸福宫……”

梁九功等人默记,而后飞快让人把福字送到各宫去。

这是个喜事,去的太监都能得到主子们不少赏赐。

因此,太监们都争先恐后,抢到的无不欢喜,被冷落者则也不恼,去不了后宫,等会儿还有给各位大臣的呢。

果不其然。

过了一会儿,万岁爷又发话了,裕亲王府等几个宗亲得赐福,索相、明相、佟国维大人府上、李府都得了赐福,除此以外,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郭贵人的母家竟然也得了赐福。

送福字的天使浩浩荡荡、神采飞扬地从宫里出来,往各府上报喜去。

阮烟家里。

她额娘章佳氏正同两个儿媳妇商讨着过年走亲访友的事情。

旗人都被皇室圈在四九城这巴掌大的地方,因此每逢过年,走亲访友这事就忒麻烦,章佳氏的两个儿媳妇也都是镶黄旗人,因此礼就得更加贵重些才能显得亲厚。

三人刚商量好过年时候哪日去谁娘家,带什么礼时,外头突然乌糟糟的,一群人吵闹的声响传来。

章佳氏眉头一皱,因着这是大儿媳妇的院子,便下意识地看了大儿媳妇马佳氏一眼,却不说话。

马佳氏神色尴尬,忙起身:“平日里他们不敢这么无礼,额娘,我去瞧瞧是怎么回事。”

“嗯。”章佳氏点了下头,手里揣着个手炉。

她当婆婆,因为也心疼人家闺女进门当小媳妇,因此并不苛待人家。

但也不是一味心善仁慈,规矩立在那儿,小心思小算盘你有我不管,别闹出事来,真闹出事来,章佳氏也不是给人留面子的。

她也不怕儿子儿媳妇记恨,横竖她儿子多,闺女还有两个,再说普照对她也敬重,这家里她是说一不二。

完颜氏见大嫂出去了,心里忐忑得慌,她进门不满一年,还有些腼腆呢。

马佳氏在,她还好,马佳氏一不在,单独和婆婆坐在一起,就有些尴尬羞涩,可又不好干坐着,便寻些话题:“额娘,如今李福晋得了诰命,年底是不是就能进宫去见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了?”

“是这样没错。”章佳氏颔首,“她那诰命虽是从二品,可京城里高过她诰命的人也不多了,李福晋命好啊。”

完颜氏由衷赞同:“可不是,说来安嫔娘娘都尚不是她亲生的,谁能想到能给李福晋挣来这么大一个诰命。”

“你若想要,”章佳氏打趣道:“回头要么叫老二多努力,要么自己生个有本事的孩子,不拘男女,将来你也能有个诰命。”

完颜氏脸皮薄,被打趣几句脸一下就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