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页(1 / 2)

作品:《降维碾压[快穿]_白色的木【完结】

县试第一场考《四书》文一道,经文一道,五言六韵律诗一首。具体书题:无恒产而有恒心者;经题: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诗题:赋得春雨如膏。

才刚开考,姜星秀自然是在做书题。

此句出自《孟子》,全句为“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意为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却有固定的道德观念,只有读书人才能做到。

当然,这里的读书人,说的是读书明志提升了自我修养的人,不是是个读书人就能自称“士”的。

一路走下来,县官看到的都是用孟子原本的思想,跟在考题后面的全文来破题的,中规中矩,无大错,却也不出彩。

对于科举来说,中规中矩,确实保险,但是,不出彩,也就意味着很大可能因为录取名次原因被刷掉。

而这小孩儿就不一样了,他的破题思路……县官还是头一次见到。

从百姓道德观念不高,说到他们不懂道德,不清楚什么样的才是道德,再到要有人教他们何为道德,知礼义廉耻。中心思想就是,人人有书念,人人知道德。

通篇也不是假大空,还写了什么“九年义务教育”,什么“公共图书馆”,言之有物,有理有据。

县官激动得呼吸都急促了几分。

这是什么?这就是真正的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啊!

县官轻声离开,不敢再看下去,生怕眼前孩子心理素质不行,因为考官站面前就打断了思路——尽管他在那里站了有一炷香了,对方都没有停过笔,笔迹亦未曾有过凌乱。

这份考卷誊抄之后,被快马加鞭送往京城。

“哦,朕的探花郎寄了一个学子的试题过来?”恽知帝饶有兴趣地打开那卷卷轴,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日光中的身影突然凝滞了许久,凝滞到大太监试探着提起:“陛下,丞相大人在暖阁已经等了半个时辰了。”

“嗯。”恽知帝起身,手里还拿着那卷卷轴,在大太监要接过去的时候,摆了摆手,“我拿着就行。”

刚踏进暖阁,坐着的几位官人便齐齐起身朝恽知帝行礼。“参见陛下。”

左丞相,右丞相,吏部尚书,户部尚书。

“起来吧。你们看看这个。”恽知帝这时候倒是什么表情也没表现了,似乎只是平常地将手里卷轴递给左丞相,然而底下哪个不是老狐狸,只从竟然是皇帝亲手拿过来的,就可以知道皇帝对此的重视。

左丞相打开了卷轴,看完后,嘴半张,又闭上,然后把卷轴递给右丞相。

一圈过后,卷轴又回到了恽知帝手中。

“说说看,有什么想法?季卿,你先说。”

左丞相季裳斟酌着词汇:“回陛下,此人心思是好的,只是,不合实际。”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