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外企来袭(1 / 4)

作品:《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这位是维尔纳-格里希先生,以前是武柴的厂长,任期到了之后就被我请过来了!”李未介绍道。

格里希去年十一月的时候任期结束,他在武柴的两年时间里从严治厂、身体力行,其做法极大地改变了武柴管理落后、质量低劣的面貌;武柴产品向东南亚7个国家出口,年出口量达到5000台,创汇超过百万美元。

但是他的做法也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从严治厂让习惯了懒散生活的工人很不满,制定多劳多得工资体系也让那些吃惯了大锅饭的很不高兴,断绝裙带关系更是得罪了一大堆领导。

所以在两年任期结束后,根本就没人挽留他,大伙儿欢天喜地地为他办了欢送大会,把这位严格的洋厂长送走,然后武柴就又可以回到过去的幸福生活了。

在武柴的两年时间里,格里希喜欢上了这种生活,对一名工程师来说,没有什么比看着一家不合格的工厂在自己手下变得合格更开心的事情了,格里希还想武柴从合格变成优秀甚至是卓越,可惜武柴并不打算给他这个机会。

武柴不珍惜他,不代表别人也是,过去两年时间里,格里希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员的重视,他书写的企业机构设置和劳动重组方案在企业家中广为流传,所以一听说他离任,好多单位都来抢。

比如海南汽车厂,上海大众汽车厂都想请他过去,当然不是当厂长,而是做顾问,他们想用这个人,又不想放权使用,武柴发生的事情他们可是清楚地很,不想格里希在自家工厂再来一遍。

所以最好是把这个洋人供起来,一方面给领导显示我们也有改革的决心,另一方面还能利用他的能力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问题,至于管理方面的事情,他最好是不要掺和。

格里希有些失落,也有些遗憾,尽管他已经六十多快七十岁了,但他依旧觉得......

第183章外企来袭

自己没有老,还能干出一番事业来,当顾问实在是不符合他的心意。

而正在此时,李未找上门来,为他送上了时风农机厂的聘书,邀请他成为这家刚诞生不久的小农机厂的厂长,并承诺授予他厂长应有的全部权力,希望他能带领这家工厂走向强大。

格里希还有些犹豫,最终李未的一番话说服了他,“格里希先生,我知道现在有很多企业想邀请您,这些企业的规模都比我的小厂子大,但是那些都是国有企业,能给与您的只是顾问的职位,您能做的事情不多。”

“而我这家农机厂是我的独资企业,一切事物都由我说了算,可以给您最大的支持,这种支持甚至要超过您在德国、埃及当厂长的时候!您可以按照您的想法全面地改造这家工厂!”

“如果您带领团队生产出优秀的新产品,我甚至可以授予您命名权,让您可以像保时捷博士、西门子先生哪样为自己的产品命名!”

格里希能舍弃在德国悠闲富足的退休生活,来到如今还非常落后的中国,拿着微薄的薪酬在武柴兢兢业业工作两年,他为的肯定不是金钱,所以李未没有和他谈薪酬,而是拿出了更有吸引力的东西。

对一名工程师来说,实在是没有什么比用自己的名字给产品命名更让人心动的了,尤其是德国还拥有保时捷、西门子、奥迪、梅赛德斯奔驰、戴姆勒这些用人名命名的知名品牌,格里希顿时为之怦然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