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我就是这个命,我认! 第一百零四章 我就是打酱油的(1 / 2)

作品:《藏在深山里的明珠

这天小雨和李红,赵明忠,田慧开着新买的车商务车,去蔬菜加工厂,林华嫂子见到他们,知道从此就会有这位会计师,监督财务工作。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小雨告诉她说“过几天,赵处长就会过来指导财务科做账,为了使财务工作更加正规,也方便每年的审计工作。”

林华嫂子笑着说“好的,我们这里的账目非常繁杂。有张处长的指点,能梳理顺溜了,也能省点心。”

赵明忠和小雨,林华嫂子一起来到财务科。林华嫂子打开一个大铁橱柜的一扇门,向赵明忠介绍到“这一部分资料是固定资产,其他几处是每年的账目。”

赵明忠看向小雨,说“我准备把每个单位的账目全都梳理一遍,尤其是固定资产,如果你们还想把每年的账目,也的梳理一遍。明年我就逐一开始。”

小雨心想,专业就是专业,自己也曾经多次想,把各个部门的资产进行统计一下。可是,既没那个时间,也没那个精力。赵明忠的想法证合自己的心意。但是过去的账目就算了。假如查出点什么来?追究的话就会搞得不愉快,不追究心里也怪膈应的。

就笑着说“好的,你每到一个单位就都清理一下固定资产。从今年开始,把所有单位的账目审计一下。做好后,就把账目就带回财务处的档案室保存。”

从蔬菜加工厂离开,上了车,赵明忠心想,刘总决定不去查以往的账目,就是个精明的人。以往的账目没问题是最好,万一有点差池,就会使她左右为难。很多账目都是经不起查的。

赵明忠笑着说“我先熟悉一下几个单位,就从纺织厂开始。今年能把那里理顺了就不错了。”

“好的。今年你把各单位审计完毕后,明年上班后,我会召开一次各单位财会人员的会议,正式宣布,你是财务处的处长,统管他们的工作。”小雨对这位学长的工作热情,非常满意。

“好的,不用开会也可以,你就下个通知就行。在年底审计完后,各单位的财务人员也就都认识了。”

小雨想了想说“也可以。”

来到威坪县,直接开车来到做大棚的乡镇,看到海平和玉涛全都在。

赵明忠看到做好的大片,白花花的大棚,笑着说“哈哈,你们在河北面,我们在黄河南面,同样的都是守着这条母亲河。你们这里的人,因为种蔬菜,搞养殖,种棉花,现在都富得流油。可是,我们那边就从来没有任何改变。”

小雨问“我看到,你们那里也有种蔬菜和棉花的。”

赵明忠蹙着眉头,说“是,就是不像你们这里一样形成规模,产量不高。市里也想向着你们学习,可是没有带头人,对销售问题更怵头。”

海平和玉涛走过来,海平的头发被风吹的想鸟窝,再也没有以往那种溜光顺滑的造型。虽然是这样,可是他笑起来却更开心,步伐有力,行动灵活。看上去精神饱满,有用不完的力气。

看到小雨四人来到,急忙迎过来,笑着问“姐,现在做的非常快。大卫哥找来了一些技术好的菜农,还有农技师正带着人,把做好了的大棚进行栽种蔬菜。他们说,春节蔬菜成熟就能上市。”

小雨看着大片的大棚,说道“大卫告诉你们了吗?不做大棚的,多种一些大蒜。”

海平回答“是,没有大棚的,很多人都多少都种了些。他们也知道,种大蒜两不耽误。姐,我们县几个乡镇种了不少棉花。假如这次去招商,能招来一家像我们的那样的纺织厂就好了。听说今年有人也想种棉花。”

玉涛白了他一眼,说“你难道不知道,你这里的棉花是我们的厂里的原材料吗?”

小雨说道“还真得没啥问题。这两年风调雨顺的,我们每年收上来的棉花到了年底都用不完,这样一年一年地积压下来,棉花绝对会过剩。我觉得虎门的黄老板,有意开办纺织厂。在服装展那次,他在我们厂问了我许多问题,就是有关开办纺织厂的事。”

海平马上说“没错,今年我们厂收满仓库了,可是,有一些棉农手里还有棉花。这样下去,棉农损失也很大。今年有些棉农都有些犹豫,明年是不是得少种一些。”

玉涛不服地说“据我所知,现在不少地方也有种棉花的,也都卖给我们纺织厂了。假如我们只收春江区棉农的棉花,绝对不会卖不出去。我们想到了一个办法,准备给我们春江区的棉农发一种证件,只要有证件的纺织厂才收他们的棉花。”

赵明忠听后看了小雨一眼,看到小雨抿嘴在笑。心想,这不就是地区性闭关自守了。可是,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对他们也不失是个好办法。

他对小雨说“刘总,真要是这样,我们那里种棉花的只能都砸到手里了。我可知道许多农民也是卖到你们纺织厂的。我老家就是农村的,我们村也种了不少棉花。”

小雨看了他一眼,说道“哈哈,玉涛作为地方官员,想法也不是不对。可是就我们一家纺织厂,我需要的棉花是有限的。实在也没什么好办法,不是吗?”

赵明忠也无语了。

小雨笑着对他说“我们尽人事听天命吧。你也看到了,我们已经尽力了。”

又对海平和玉涛说“三天后,我们就要出发。海平,你现在就把胡军叫过来,让他把你们这里的情况,制作出一些宣传材料,等去了光州后作为宣传资料放给他们看。他们看过后,才会说动更多企业过来实地考察。”

海平说“好的,我一会就给他打电话。会做足准备,也能争取更多的企业来我们这里落户。”

玉涛也麻溜地说“三天的时间,嗯,我也得回去组织人准备宣传材料。过去后多争取几家企业去我们春江区落户。”

小雨和他们去了蔬菜加工厂,现在厂里非常冷清。

海平说“我们这里这个季节除了萝卜就是白菜。我让他们放假回去帮着家里做大棚了。现在只有十几个工人收大白菜做腌菜。”

李红和田慧,赵明忠在厂里转了一圈。

小雨对玉涛说“你这个区长负责给大家给订机票,预定酒店。这次春江区是最大的受益者。俊生和向华那边虽然也受益,可是他们的权限还是太小。就别计较了,我跟着你们过去,可只是个打酱油的。”

玉涛和海平听后相视而笑。玉涛笑着说“哈哈,没有你这个打酱油的,我们心里就都不踏实了。”

中午时,小雨他们和玉涛,都回到春江酒店。

吃午饭时,玉涛问“姐,我们开班子会议时,决定在我们纺织厂的东南方向做个工业园,如果有企业过来,就集中安排那个地方,你觉得可以吗?”

小雨吃完最后一口饭,喝了口水说“我二哥在的时候,我们俩也想过,就是太忙了,没顾得上。你们的想法很好,我们这里的农业也就这样了。只能从工业方面做文章。这次引进企业就都集中在一起,也好管理。我听说,你大哥管着电业这一行对吧?”

玉涛疑惑的说“是啊!”

小雨笑了笑说“自从我们这里上了高铁后,从西面运煤也方便多了。以后我们这里再有许多企业,用电量会更多。你打报告和省里沟通一下,再找你大哥,看看能不能在我们这里上个电厂?企业多了用电量非常高,有一次停电,纺织厂停产损失非常大。”

“好,下午上班后,我就让他们写报告。如有了电厂对招商引资也有利。”玉涛看了李红和田慧一眼问道“这次两位小姐姐一起过去吗?”

小雨说“是,她俩说不定会是你们最好的助理,至少也会做一些服务工作的。”

下午,小雨,田慧,李红,赵明忠一起来到纺织厂。

小雨让吴晓下通知,在小会议召开各部门的领导会议。

接下来,翻看了这段时间的销售报表,看到徐倩今年销售了六千万元的货。知道有了她对像的人脉后,销售渠道加宽了。心想,我已经给你出了一口气。司厂长不用外人对他谴责,他自己也会愧疚不已的。

又看到虎门的黄老板,今年他们就要了九十多个亿的布匹。所以他想自己开办纺织厂也是可以理解的。没想到他的生意如红火,看来这位的经济实力非常雄厚。

这次过去就去他那里问一下,假如真的能过来开办纺织厂,春江去的棉农也不需要办什么证件了,甚至周边的棉农也能出售手里的棉花。看来还的准备布匹的样品,如果黄老板来办纺织厂,自己就等于失去了一个大客户。必须再找商家才行。

小雨又打开库存报表,发现牛仔布库存还真得不少。其实也能理解,夏季牛仔服的销量本来就是淡季。如果不是明珠岛,黄老板与米国还有销量,积压的会更多。

吴晓过来说“人都到齐了。”

小雨和李红,田慧,赵明忠一起来到会议室。看到司厂长和吴主任已经离开。孔祥坤坐在司厂长一前的位置上。他仍然穿着工作服,看上去不显山不显海的,可是他的气场却已经明显的表露出来。

小雨把赵明忠,和李红,田慧向大家作了介绍后。会场非常安静,知道这次会议不同寻常。司厂长与吴主任退休后,没有人出来说明,就这样悄然离去。总觉得有点不正常,可又说不清不正常在什么地方?

小雨看着一双双眼睛在盯着自己,就洒然一笑,说道:大家也许在心里有疑问,司厂长没有来。换成了孔祥坤。没错。司厂长和吴主任已经正式退休了。这些年,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们厂发展迅猛,他们与在座的各位都功不可没。

我之所以决定让孔祥坤来接替司厂长,一是我刚接手纺织厂时,司厂长曾经向我推荐过他。说他有能力,工作扎实认真。这些年,我也已经在考察他。他不但工作能力强,做事非常有责任心。尽管还不像司厂长的工作经验丰富,可以在工作中总结经验,也希望大家多多协助。

现在我们就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厂的生产与销售,都与每个员工的利益休戚相关。大部分人也都住进了新房子。我们厂子能有长远的发展,才是大家美好生活的最大保障。

小雨说完后,李骞带头表态说“我们会在孔厂长的带领下,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为我们厂的发展尽心尽力。”

接下来是吴晓,物流公司的陈剑云,定单办公室的陈凯,周彤,以及服装厂的李厂长和刘宏伟,余晖,也都表了态。以至拥护孔祥坤,并与他一起把纺织厂管理好。

小雨对大家的能做出承诺非常满意,不但是为了听听大家表态,主要是为了给孔祥坤助助阵。一直以来,孔祥坤都是默默无闻,突然站在大家面,恐怕有人对他不服。有自己的金口玉言,不服也得服。

小雨看到大家安静下来后,对物流公司的陈建云说“你回去统计一下,公司里有多少辆小货车,我们在江春市开办了一个石料厂,今后就会运送大理市到一些城市。就把那些有点旧车开过去。我本想给那里买新车,可是就怕几年下来就全都报废喽。”

陈剑云说“运送大理石确实不适合用新车。我们公司适合运送石头的货车也就有三辆,我有个建议,就去收购二手车很便宜,有的只开过几年而已。到时候我会派个修理工过去,随时做维护。”

“好的,等开始运送时,你过去组织一下车辆和运费的问题。”小雨心想有现成的人自己就不用费那个神了。

小雨又对李骞说“你联系了缝纫机了吗?”

“是,昨天就已经运过一批来了。孔厂长一直组织人跟着在安装。”

小雨看了孔祥坤一眼,心想,怪不得穿着工作服。有这样的厂长,也许更会在职工心目中有威信。又说道“散会后,你再把上一次,我们去虎门时的布匹样品再做五份。这次过去顺便再去推销一下。”

“好的,散会后就去做,价格与以前是一样的吗?”

“是的。赵部长也过来了,这次就留在纺织厂,和你们把账目梳理一下,也对食堂与超市两处的账目彻查一下。做到心中有数。”小雨看向赵明忠,心想,自己应该在吴主任离开前,查一下食堂和超市的。现在一旦有问题,还能再把他找回来不成吗?

小雨又对纺织厂的李厂长说“今后新车间安装起来后,你和刘宏伟,余晖每天开晨会,把订单都安排好。这次缝纫机可够用的了。就把各种服装多做一些,省得还的等着下机后才能发货。”

李厂长笑着说“好的。有了这八千台缝纫机,我们就能施展的开了。”

接下来孔祥坤发表了讲话,大体的内容是和大家共同努力把长子发展好。

小雨听到他的讲话,没有华丽的词藻,说的也非常真诚,也感到非常得体。假如有太多的高调反而会让人担忧了。

散会后,回到办公室,给大卫打电话“大卫,你那边快做完了吗?”

“哈哈,韩市长太给力。找来了一百多人帮着做大棚,已经基本完成,我和农技师正在和菜农一起进行栽种呢。”

“我们和胡省长在一起吃饭时,提起你儿子的事情,他说给安排到教委去上班。你告诉他带着简历去省城找胡军,先把简历送过去。”

“哈哈,谢谢你。我回去请你喝酒。啥也不说了,都在心里了。这段时间,我们都去山庄住的。观景湖已经在铺设水泥板了。我还去石料厂看过,李治和他的师父很能干,已经做出了许多大理石。”

“好的。你告诉俊生和向华,后天回来,我们要去光州招商。那里你就多操心吧。”

“好的,我一时半会也回不去,蔬菜加工厂盖起来,我还的买需要的机器,与用品,装修超市与宾馆。蔬菜市场已经做好了。”

“好的,你辛苦了。从广州回来后,我就过去。”

“好的,祝你们凯旋归来。”

第三天的中午,一行八人在光州机场下了飞机,没想到张发奎还派人过来接机。

来到预定的酒店后,张发奎派人送来了一些企业的资料,让他们先参考一下,等他的电话。

大家把随身物品放到房间里后,来到小雨的房间。看到送来的企业资料有:有做电梯的厂家;塑料实业有限公司;包装制品有限公司;灯,照明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文化用品有限公司;玻璃纤维制品有限公司;服装加工有限公司,以及电器有限公司等等。

大家正在议论各自要争取的企业时,小雨接到了张发奎的电话“刘总,接到海平的电话,我就准备一些适合过去的一些中小企业。哈哈,我们的小朋友都成了县太爷,了不起呀。听说正在热火朝天地做蔬菜与养殖呢。你这个孩子王,做得很到位啊。”

“哈哈,他们都很上进,也有能力。能者多起多其劳吗。”

“嗯,这是好事啊,你们先研究一下那些企业的资料,我也和他们交谈过,也都有意向过去开办分厂,尤其是你们的那个客户黄老板,他有意向过去开办纺织厂,你们抽时间过去和他谈谈谈吧。”

“好的,我们会尽快过去和他谈的。”

“我也是才从京城回来没多久,最近也会去报道。明天我会召集他们开个座谈会。在座谈会上可以告诉他们,二年免税,地皮可以租用,也可以买,价格会优惠的。”

“谢谢张省长,我们会尽量争取多一些企业,过去开办分厂的。”

“好的,明天见吧。”小雨收起电话,对大家说。“我们还真得是来对了,张省长也把两年免税的优惠政策提出来了。”

海平说“看这里也由黄老板的服装厂。哈哈,看来他还真得是想开办纺织厂。你们谁也别与我争,我要定了。”

玉涛笑着说“做电梯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玻璃纤维制品有限公司,电器有限公,就去我那里。”

俊生和向华想到自己那里情况,只好说“文化用品有限公司,净化设备有限公司,这家做鞋的厂子,食品加工,我们一定要争取过去。”

小雨把一些中型和小型企业都做了标记,对大家说道“海平,就把黄老板争取到你那里,明年你们那里再动员棉农多种一些棉花。至于其他企业,明天在召开的座谈会上,你们尽量把春江区和江春市的最大优势,地理位置,交通等对他们讲清楚。希望他们能加入考察团一起过去。至于最后他们落户在谁家?就靠你们各自的口才了。哈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吧。”

他们四个都在想着,怎么能把这些企业弄到自己那里去呢?

小雨打量着他们四人,每个人都皱着眉头,脑子一定是在急剧转动着。

胡军笑着说“明天一定是张省长首先介绍我们。这些商人很精明,肯定,早就知道张省长要去我们那里上任。跟着过去也希望去也会得到照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