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我就是这个命,我认! 第一百一十三章 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1 / 3)

作品:《藏在深山里的明珠

当小雨被第一声鸡鸣的惊醒,还正迷迷糊糊梦游呢。

她睁开朦胧的眼睛,看到从窗帘缝隙里射进来的晨光,才想起自己这是在山庄。她从衣橱里选出一身运动衫,穿上一双胶鞋,走出房间下了楼。

黎明的曙光像轻纱缭绕,湛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白云,使整个山庄清爽,安逸。山是清秀的,水是清澈的,度假村是美丽的,就像一幅大气磅礴的图画。

微风吹着路边的小树,小鸟在树上跳来跳去,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好像看到了山庄的主人回来了,特别热情地在打招呼,又好像在告诉人们,新的一天开始了。

刚刚诞生的太阳如同一个嫩红的婴儿,在这浓浓的晨光里逐渐放大,扩散,最后开始它一天的行程。整个山庄就沐浴在了和煦的阳光里了。

小雨绕着湖边的小道慢跑着,她欣赏着湖面映衬着的天空和斜阳,静谧,祥和的山庄,尤其是山坡上盛开的杏花与桃花,点缀着山间,就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山庄的美还在与它空气清新,远离了沙尘暴,雾霾,和汽车的尾气,就像人间的一方净土,自己这一生做了多少事,都不重要,唯独山庄是自己一生最值得自豪的杰作。虽然在这里发生过许多是非,但是一点也不影响对这里的感情,那是深深铭记在灵魂里的。

在村子里,有鸡鸣犬吠声不时传来,袅袅的炊烟升腾在房顶,给这安宁的氛围增添了生活气息。美丽的山村,和山庄遥相呼应,简直就是人间的仙境。

当绕湖跑了一圈后,来到泉眼处,走过去捧一捧泉水喝,冰凉的泉水下肚一股凉意进入胃里,使她精神振奋。

当年自己还不到三十岁,年轻气盛,那时自己满脑海都是山庄的画面,心身充满了斗志,为做好每一处,都要求最完美。尤其是这处山泉,自己不但最用心,也不惜花费重金。

现在看来整个山庄,截湖是山庄的重心,而这处泉眼起到画龙点睛的记一笔。自己都有点佩服自己的智慧了。

她莞尔一笑后,心想,现在自己也像治国一样,开始很自恋了。朝着村庄的方向瞥了一眼。看到有人正从村子里担着水桶往这里走来,不想与之搭讪就转身朝东面开始慢跑。

当来到通往南山观望亭的石阶前,开始往上攀登,脑海里又想到昨晚晓明和大卫两人,心里感到有些烦闷。为晓明现在的心态感到很失望,自从自己下海以来,已经近三十年了,都是他一直陪伴着自己。他的默默付出,言听计从,也是自己真心实意地和他一起分享每一个企业的发展,每一个工程建设。

这些年始终是顺风顺水,配合的非常默契。可是昨天的一席话,却让自己与他在心里就拉开了距离。难道自己太独断转行了吗?可是,一直以来也都是这样的,只有自己做了决定后才会告诉他。

当她登上山顶,又登上观望亭,遥望度假村。看到俊生和向华也正走下广场,结伴在湖边慢跑。

她甩了甩脑袋,心想,想不明白就不去想,一切都在可控范围内。大不了一拍两算伙,这年头谁离开谁都没关系,说不定会混的更好。徐倩不就是这样吗?

她走下观望亭,在亭子周围的场地上,打了一套太极拳,感到不过瘾又连着打了两遍,直到大汗淋漓。她脱下外套帮到了腰间,深深的呼出了一口浊气,真想大喊几声。

刚要想下山,却看到俊生的和向华正满头大汗的往山上攀登。

小雨急忙笑着说“哈哈,你们俩起得很早呀。”

俊生两人听到小雨的声音,都抬头望过来。两人咧嘴一笑,向华说“还是不如你早。”

俊生笑着说“我们自从来到这里,每天清晨就能听到鸡鸣声,觉得乡村的生活很有情调。起床晨跑后心身都感到特别舒爽,我们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两人走上来,看着小雨精神非常好。昨晚的不愉快也没有影响到她,总算心里安定了许多。

他们也遥望着整个山庄,俊生问“姐,你当时开发山庄时,一个人跑前跑后的,那时一定很辛苦吧?”

小雨也在观望着山庄,说道“那是一定的。当山庄按着自己的规划逐渐形成,也是非常快乐。那时,我还不到三十岁,那种心态就像小时候自己在玩泥巴,用作好的泥巴,建片房子,一个小湖,还在旁边修上小道。按着自己的突发奇想逐一做成,非常投入也在乐在其中。”

俊生和向华都咧嘴相视而笑。

向华笑着说“哈哈,我也时常看到村子里的孩子们,围在一起,用泥巴各自捏出好看的造型,一玩就是老半天。我还听到当地老人一段顺口溜,就是调侃当年的孩子们玩耍时,做出的滑稽事情。

俊生闭了闭眼,想了想后,笑着说“吃饭啃窝头,弹过玻璃球;尿尿活泥巴,推着铁环走;上树被蜂蛰,河沟摸泥鳅;最盼下大雪,檐下啃溜溜。嘿嘿剩下的记不住了。不过光这些就感到那时候,他们过的无忧有无虑非常快乐。

小雨也噗嗤一声笑出了声,说“农村的孩子,都非常纯真。哈哈,其实生活很简单,从生活中寻找快乐,从快乐中学会生活。大千世界,各色人等,都有自己的生活环境。也都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接受不同知识,没有任何贵贱之分,而是各得其乐。”

俊生和向华,经过一年多的乡村生活,见到了与城里人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也渐渐地融入其中,接受了这里的一切。哪怕是小孩子们‘尿尿活泥巴,河沟摸泥鳅’。也都对小雨的话深以为然。

回到度假村的广场,大嫂和后厨的师傅们,已经给他们准备好早饭。

晓明和大卫,从别墅那边走过来,晓明交给小雨一个密封好的文件袋。

李红和田慧从通往北山的小道上,满头大汗地也走回来了。大家相视而笑后,各自回房换衣服。

小雨走进自己的房间,把运动衫从腰间解下来,洗了一把脸后,坐在书桌旁,打开文件袋。有一大一小两个信封。其中一个信封里,有几张火纸画了一些看不懂的,不只是图案还是文字。

另一封信是写给她的。小雨嘴角微翘,心想,这位老人家,都什么年代了还的写信,一个电话不就全都明白了吗?她把信从信封里拿出来,是一张很正规的信纸,也只写了很短的文字。

小雨:

这就是我说的符箓,不要向别人解释,只要在你们祭奠是,丢在燃着的火纸里就可以,其余的什么也不用说,不要问。

丫头,你是个有大智慧的好孩子,你的眼界超与常人,你的心胸宽广。你和晓明想处了这么多年,一直很融洽,做任何事,也都做的风生水起。可是,晓明的格局远远不如你。如果,你们有什么分歧,希望你能原谅他的无知。我老头子,在这里拜托你,希望,在你的能力范围内,照顾一下,我的后辈。

小雨看过后,想到了那位慈祥老人与他那和蔼的面容,就像他正站在面前,嘱托自己。不禁感到精神一震,心想,难道他老人家真的能掐会算吗?

昨晚的那个小插曲,使自己有一瞬间地产生与晓明散伙的念头。他老人家就能隔着千里之外,掐指一算就能知道?假如不是的话,说明从今往后,还会有事情在晓明身上发生。

现在这位老兄有了胡军这位乘龙快婿,正春风得意马蹄急呢,会有什么?能让老人由此叮嘱呢?大不了我不与之计较,继续与和他好好相处就是了。

最好别和自己有所纠缠。假如真的到了非散伙的地步,自己会非常为难的。算了,就把昨天事全都忘了吧。

下了楼,来到饭厅后,坐在餐桌旁和大家一起吃着早饭。

大卫看着小雨说“不知为什么?这里的鸭子都长病了。难道我们的鸭子在这里水土不服吗?可是春江那边的就没事。”

小雨想起爷爷说的那个山丘的事,他的养鸭场虽然在山的东面,在圣经湖的南面,可是,鸭粪与鸭场的气味还会飘散过来。这对阴宅极为不利,可是这都几千年的事了,谁还计较那个?

抬眼望着他,问道“大面积的死亡吗?”

“是。看来这一茬都玄乎了。我养了这么多年的鸡鸭还是第一次遇到,都打预防真的。我打电话问京城的那家养鸭场,他说是一种传染病。我准备把这一茬鸭子都掩埋喽,重新再养一茬。”

“损失很大吧?”

“可不是吗?几十万元。幸好养鸡场那边没问题。”大卫沮丧地说。

小雨安慰道“就别计较这点损失了,尽快处理掉,最好是焚烧掉,别再让一些人拿回去买一些饭店,吃出毛病来,到那时,你的损失会更大。把鸭场内外都消一下毒,再重新来过。”

“是,我也是这么想的。今天就处理此事。你放心,绝对不会把一只生病的鸭子流入市场的。”大卫听到小雨的话后,也想到后果的严重性。假如是那样的话,不但使自己受损失,烤鸭店也差不多要关门了。

小雨又对晓明和俊生,向华说“我们要尽快成立一个‘景区筹建办公室’俊生和向华,你俩要选出一人来,主要负责此事。还的找两个既可信,又有经验的会计与出纳。我和晓明也算办公室的成员。”

晓明说“我已经买回来了简易房的板材,等祭奠完毕后,就立刻安装起来,作为临时办公室。新华小区的两个工程公司,今天一早也随时开工。养花卉的两个大棚还有你说的那两个厂房的设计图已经做好。随时都可以送到吕总那里,给我们做好送来安装起来。趁着新华小区施工,也会让他们一起盖好的。”

俊生问“筹建办公室人员的组成,也得与韩市长商量一下。说不定,他也会派人过来。向华主要管理景区的事情,蔬菜与养殖,还有过来的企业,有我来负责。”

“好的,等见到他后,我们再详谈。”小雨吃完后,喝了一杯说。

一行人上了车,在行驶的车上,小雨问“晓明,我们那辆小型挖掘机,在江春区对吗?”

“你是说,你从米国买回来的那辆吗?”

“是。一直没怎么用过。你想运过来挖树坑吗?”

“是。有了那辆挖掘机,工作效率就大大提高。我计划在随考察团去东南亚以前,把需要的树木买回来。今年就把树木早一点栽上,也能有一段成活期。就是明年开业,到那时,所有的树木也会很茂盛的。”

晓明笑着说“好的,我会让他们尽快送过来的。”

“你把景区的图纸也给季华和李栋一张,让他们做规划设计时也参考一下。”

“好的,我复印了很多张,昨天,季华也把幻灯片的图片要过去了。这个小伙子很精明,你总是能挖到专业人才。”

当车子来到石料厂附近时,小雨要求过去看看。

一行人来到石料厂附近下了车,看到场地内积压的大理石,已经所剩无几。

晓明笑着说“哈哈,看来各个城市都忙活起来了。不知道李治能不能供应得上?”

小雨看到山坡上,有许多男男女女,都在寻找石块,运到自己家人身边,砸成石子。问晓明“他们砸出石子,都是卖给石料厂吗?”

“是,李治很聪明,以前找的那些临时工,只留下了三十人,剩下的就让他们去砸石子。其实砸石子也不少挣钱。有的一家两口,一天能挣几百元。比干临时工还挣钱。”

来到车间,就看到李治师徒俩,每人看着一台机器,正在切割大理石。

李治看到小雨他们,笑着走过来,一行人来到办公室旁的接待室。

小雨问“还能供应得上吗?有什么困难就提出来。”

李治笑着说“现在十个城市都送去了一部分,也够他们用一段时间的。春节时,我们大部分人都放了一天假,回来加班了。做下了不少。现在每天十六辆车送一趟,我们完全能供给得上。有些城市不但要长方形的和路沿石,也有的用正方形的铺设公园与广场。还有石球,挡车柱,石栏杆等。”

小雨笑着说“是不是又该买原料了,我看已经不多了。”

“是,最多还能使用半个月,下一周再买吧。到时候打电话,让他们送过来就可以。现在我们大家也都有经验了,很少再有残次品。每天的产量非常稳定。”李治笑着说。

“好的,你们辛苦了。生活方面还满意吗?”小雨关心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