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汉祚高门 / 章节正文阅读

1452 危城难入(1 / 2)

作品:《汉祚高门

护国寺禁卫发难逼宫之际,信都城外郊野同样不甚平静。

由于大量生民集聚城外,外六军又形同虚设,因是信都城外全无格局,流民搭建栖身的窝棚杂乱无章,蔓延到城外十数里外的郊野中。

能有窝棚稍作遮蔽风雪,已经算是好运气,更多的民众则只能涕嚎郊野之中,掘土为穴,枯草铺垫,便是一个容身所在。但这样的居住环境,又哪有丝毫保温性可言,每每一场风雪之后,广有生民活活冻死于土穴之中,生者窠,亡者穴,虽积雪数尺,难掩苍生血泪!

燕王石斌,年在三十出头,不独性情跋扈,相貌也颇类主上石虎旧年壮时。其人去年统军南下,及时遏阻晋军于渤海郡境中的攻势,如今又奉主上密令归国执掌大权。

虽然一路上风雪苦寒,辛苦无比,但滚烫的心念却无丝毫冷却,石斌对于即将抵达的人生巅峰更是充满了期待。他此行归国,所率不过数道:大王既已归国,国中纵有奸人邪祟,也将不足为虑。主上密嘱务求大王平安入朝,末将等才力虽有不济,唯加倍谨慎尽力。

对于石成的态度,石斌还算比较满意,脸色稍有转缓:力弱负重,也算为难了你们。待春后我渤海精锐转回国中,你等便也无需勉强任事,归宅安享富贵去罢。

石成闻言,更加气急,主上的命令,他自然不敢违背。但这小子还没有入城掌势,便已经直言不讳要将他投闲置散,实在太过目中无人!

心中怨念滋生,石成便也不再回话,只是冷着脸转首吩咐随行卒众折行来路,于前方示警开道。

此夜虽然无雪,但寒风呜咽,当中又夹杂着诸多寒苦流民悲哭泣号呻吟之声,使人仿佛如行鬼域之中。

这一行人前进的马蹄声在这一众杂声中颇显刺耳,特别在行入那一片窝棚区后,更是将许多流民都惊扰起来,不乏流人攒聚,只道又有乱卒前来骚扰抢掠,准备以死相博。一个个衣衫褴褛之人危立寒风之中,夜幕下仿佛黑幢幢的鬼影,令人望见便觉心底发毛。

石斌察觉到这些蚁民竟敢趁夜幕掩盖而与自己遥相对峙,心中自然不悦,抓起挂在马鞍上的强弓便扣弦连发两矢,几声凄厉的惨叫声陡然响起。

他脸上狰狞笑意还未扩散开,便发现那些流人的队伍非但没有惊慌做鸟兽散,反而隐隐有向前逼近的趋势,心中顿时更加不悦,正待要策马前冲,却被石成忙不迭拉紧了缰绳。

主上急盼大王入城叩见受命,无谓受这些伧民横阻行途。

石成压低嗓音近乎低吼,他是深知这些流人已经近乎亡命,特别在夜幕掩盖下为了活命会变得加倍凶厉。

此前不乏军卒趁夜冲入此境掳掠,却被流人暴起发难,围殴致死。若在白天,羯军刀枪甲胄或还有几分威慑力,可是一旦到了夜里,几十万生不如死的流人一旦被激发凶性,谁也不敢想象会酿生怎样的恶果。

石斌这会儿心中也隐隐生出一丝不安,罕见的听从了石成的劝告,不再留此对那些恶鬼一般的流人大加杀戮,鞭策战马快速离开这一片区域,当然嘴里还少不了咒骂抱怨石成这些留守国都的庸人竟然连寒伧蚁民都不能压制。

为了确保石斌归途的隐密性,石成并没有动用太多中军卒力,虽然在去年年末主上强力的镇压下,信都局势稍显稳定。

但身在局中谁也不敢小觑暗潮凶险,要知道麻秋的尸骨到现在都还没有被收捡安葬,身边若有大军拱卫,石斌自是威风凛凛的燕王大将军,可眼下也不过是血肉之躯的一条性命而已。

石成午后出城,夜中才来相见,主要就是为了在不惊动太多耳目的情况下清理出一条相对安全的通道。在燕王行程隐秘提前归都的情况下,即便有人暗怀歹意,也不会时刻都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