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一片冰心在玉壶(求全订)(1 / 3)

作品:《从民国开始的诸天(从白鹿原开始的诸天)

“臣省得了。”

白贵沉吟片刻,回道。

武惠妃心机深沉,他在开元三年刚和武惠妃碰面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那时武惠妃赠予他丹经,又在他掌心挠了一下,意欲如何很明显。后来亦是验证了武惠妃的心思,借着道歉的机会,在暗室中赠予他两颗明珠……。

既然知道武惠妃心思不正,他也早就对武惠妃有提防之心。只不过为了“更好的窃取”权力,才与武惠妃深交罢了。

两人又短暂谈了几句话。

白贵告退离去。

……

尽管白贵将自己打算卸任宰相之位的意图仅仅告诉了武惠妃和李隆基,但他在政事堂的一些放权举措,却已经让不少嗅觉灵敏的官员们从中察觉到了一丝端倪。

能在宦海摸爬滚打多年的官员,没一个简单。

不过代国公府倒是没出现什么人走茶凉、门可罗雀的场景。

先前宋璟等宰辅被罢相,是因为权力被皇帝所执掌,皇帝不再任其为宰相,自然就无权可言,显得世态炎凉。

但此刻的白贵是真正的权相,皇权不彰,又是主动去职,朝野之中,名望甚重,即使不为宰辅,赋闲在家,照样掌控大唐的所有命脉。

这一日,到了太学会约朔望日的讲会。

由党魁白贵主讲。

各地贤达之士羽衣而附。

几近千余人。

场面浩大。

讲会中人,不仅有在朝为官的朝臣,亦有来长安赴考的士子、在野的清雅之士。

白贵主持朝政这么多年,以科举作为铨选符合他施政要义的官员,而这些官员往往亦是参与太学讲会的士子出身……。

这一来二去,党羽繁多。

不过今日之所以能聚集这么多的人,还是因为朝堂之上传出来的消息,一代权臣要卸任去职,所有人都对此感到不可思议。

这些年,白贵固然威望一时无两,但受到的非议也是不少。有些人认为他是在行伊尹、霍光事,还有一些人认为他是王莽、曹操这样的奸人,意图谋逆。

虽因为白贵这些年当政,大唐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盛世,但王莽谦恭未篡时,这些声音被赞美盛世的褒词所掩,但并不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