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北朝帝业 / 章节正文阅读

0064 李虎难见(2 / 5)

作品:《北朝帝业

听到李泰这通分析,若干惠难免大失所望,但仍心存一二侥幸,可当在防城中游窜一番,听到许多人对此的议论并不是采买、而是钻研自造,一时间也是心凉半截。

“难道就任由这事业未作先折?”

大好事业突然变得前景不妙,若干惠心里的失望不是一星半点,更有一种还未开始便已结束的巨大空虚感。

李泰反过来安慰他道:“一物骤幸,未必是福。此物涉工繁多,群众蜂拥制造,难免粗劣泛滥。眼下大不必急于争先,深研技法、精修内功,仍有滥中取胜、后发制人的可能。”

他是打算将此事冷处理一番,等到热度消退,再凭着技术的积累、成熟的生产模式,逐步的抢占市场。

这么想倒也不是小觑古人智慧,虽然古代社会通常重经轻术,但只要统治者保持关注的工艺技法,往往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极高的水平。不要说区区的压缩军粮,切糕分分钟都能搞出来。

但这样一来,无疑有悖压缩军粮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这是一种能够批量生产、热量足够、保质期长且方便运输的军用食物,如果只为了满足少部分人猎奇口欲而钻研到极致,哪怕再怎么匠心独运,意义也必将大打折扣。

还有一点,那就是时下的粮食加工能力,有没有达到大规模配给这种军粮的程度?

被宇文泰插手一搞,打乱了即定的产业章程,李泰心里自是不爽。他也不无恶意的想象,宇文泰现在使坏使的欢,等见到关西掀起一阵军头霸占水源、设置碓硙的潮流时,还能不能笑得出?

压缩军粮的生产工序或不能一眼看透,但材料需要大量使用面粉、豆粉等是一望可知。只有利用水力才能将生产成本大幅打低,这是必然的。

啥都不懂瞎推荐,让老子闷声赚上两年钱能亏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