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我杀敌就能变强 第179章 百家之长(1 / 2)

作品:《大秦:我杀敌就能变强

    “臣不想变法,也没有能力变法。”

    白仲解释道:“臣是墨家巨子,只是想找一个机会发扬墨家。”

    嬴政又想不懂地问:“白卿要发扬墨家,随便去做即可,此事和寡人有何关系?寡人不会干预白卿的私事。”

    “关系很大!”

    白仲没有先说出什么关系,而是反问道:“大王认为,百家思想如何?”

    因为秦国在西边,接近西戎等地,刚开始文化程度不高,被东方的国家瞧不起,认为是蛮人,但后来各任秦王不断地引进外国的人才,才有了现在的秦国。

    对于百家思想,嬴政感受最深的还是法家,但是大秦不只有法家。

    比如夏无且就是医家,白起和尉缭是兵家,还留在咸阳的淳于越是儒家,眼前的白仲已经成为墨家巨子。

    认真地想了好一会,嬴政说道:“百家能存在,就是合理,他们的思想,有可取的也有不可取。”

    白仲点头道:“百家思想,各有所长,当择而取之。”

    “没错!”

    嬴政抚掌道:“白卿果然是寡人知己,寡人会把淳于越留在咸阳,还担任扶苏的老师,正是想取儒家之长,补法家之短,奈何淳于越满嘴仁义,寡人虽然不喜,但也忍了继续让他留在咸阳,却把扶苏教得如此怯弱,唉!”

    白仲问道:“大王也认为,儒家有可取之处?”

    “自然有,但是扶苏学不到,寡人不想学。”

    嬴政肯定道。

    至于其他的大臣,还不想去学。

    嬴政又道:“寡人曾想把淳于越等儒家子弟,赶出咸阳,寡人要的是儒家所长,而淳于越教的,和寡人想的完全不一样。”

    白仲劝说道:“大王,暂时还不能赶走儒家,要知道齐国重儒,他日我们灭齐,还需要借用儒家来安抚齐国黎庶百姓。”

    这样一想,似乎也有道理。

    “白仲说得对,先留下他们吧!”

    嬴政说着又问:“这些和白卿所说的墨家,有何关系?”

    白仲说道:“臣想在发扬墨家的时候,同时发扬其他各家的长处,用八个字形容,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各家有用的,能用来治国的思想内容,和法家互补,取长补短,不断地完善治国思想,大王认为如何?”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嬴政觉得这八个字形容得很好,又问:“白卿打算怎么做?”

    白仲继续解释道:“先从墨家开始,臣回来咸阳,就准备发扬墨家,首先是寻找一个乡,亭和里也可以,在乡里开设一个学府,教授乡的孩童读书识字,从而把墨家的思想传授出去,若是有效果,两三年之内,墨家的思想,能影响一个乡的人。”

    这个做法,听起来挺不错的。

    嬴政担忧道:“白卿这样做,岂不是动摇了法家?”

    白仲解释道:“臣只是在小范围里面传播,而非大范围,乡里的影响,永远是有限的,不会动摇了国之根本,所以臣提前和大王说起这些,至于取长补短,如果把取各家所长,补法家所短的思想整合起来,先从黎庶平民之中传播,以后的影响可能很深远。”

    嬴政发现,白仲总是能提出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想法。

    就比如现在。

    但是,这个想法太大胆,不过认真考虑一下,又似乎可行。

    “如此未必能成功。”

    嬴政淡淡地说道。

    确实未必能成功,因为都是白仲的构想,只存在于幻想里面,实行起来阻力肯定超级多,甚至会无法实行。

    有些事情,构想很容易。

    真正动手做了,会发现难于上青天。

    单凭集合各家所长已经难以做到,更别说其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