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1805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七五章 石油湖未来的可能性(2 / 2)

作品:《大明1805

不过朱靖垣给了个建议,工钱不要按月发,而是按年发甚至等工人走的时候再发。

时间流逝,到了安康四年十月份的时候,朱靖垣又收到了两份重要消息。

实验性质的两吨级电渣重熔炉建设完成,开始尝试用电渣重熔钢制造中小口径火炮。

又是一个月后,第一批同时使用了电渣重熔钢,加上液压单肉身管自紧技术,以及内膛镀铬技术的实验炮,被新天府的兵工厂造出来了。

当然,只是实验室状态的炮,只能用于研究和验证

两吨重的电渣钢锭,基本上能够生产八十到一百二十毫米之间的大部分火炮。

这个重量和口径覆盖非常的范围非常广泛。

从战列舰、航母、巡洋舰的副炮和防空炮,到驱逐舰和护卫舰的高平两用炮。

从坦克炮和反坦克炮,到自行火炮和防空炮。

重量基本都在一吨到两吨之间。

火炮技术的升级,是对作战能力提升最为明显,也是最为直观的。

电子计算机和原子能武器都是遥远的未来的东西。

就算是涡轮喷气发动机,也需要漫长的时间去研究和实现。

但是火炮性能的提升非常简单粗暴。

火炮的性能是直接受到炮管钢材质量影响。

电渣重熔炮钢,对火炮威力的提升,以及重量的降低,效果都是立竿见影的。

电渣重熔、身管自紧两项技术,是目前最为重要的技术。

朱靖垣汇合了爷爷朱仲梁,一起去了靶场观看火炮测试。

朱仲梁坐在观礼台的中间,翻看着工匠们提供的预测,很快就瞪大了眼珠子:

“一百二十毫米火炮的重量,直接降低到原来一百毫米火炮的水平。

“炮口初速从七八百米每秒,飙升到了一千米每秒以上。

“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在重量降低、威力提升的同时,炮管寿命还翻倍了。

“这预测数据不会是胡来的话,这怎么而可能是真实的?”

朱靖垣微笑着点头说:

“如果我们的理论没有错的话,实际情况就是爷爷你看到的那样。

“而这种结果就是基础技术升级的好处,能让现有的装备实现跨越式的提升。

“就今天即将测试的三门火炮兰,如果将炮口初速降低到原来的七八百的程度,同样标准下的炮管理论寿命可能会超过五千发。”

朱仲梁忍不住本能的感慨:

“这个技术真的太强了了,轻型战车能装八十毫米炮,中型战车能上一百毫米炮。相比以前都直接提升了一整个阶段……”

朱靖垣和朱仲梁在管理台上聊天,下面要接受测试的测试也终于准备好了。

朱靖垣下达了测试开始命令之后,早就准备好的火炮立刻开始装填和试射。

最终的结果与工匠们提交的报告说明并没有太过明显的差异。

电渣重熔、身管自紧、内膛镀铬,这三项技术让大明的火炮性能直接升了一个档次。

不过朱靖垣现在想到的事情是,这些伙牌啥时候能量产,什么时候能用在战舰上。

电渣炉的吨位如何快速提升,战列舰的四百二十毫米舰炮什么时候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