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1805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三一章 未来目标舰队和过度阶段(2 / 4)

作品:《大明1805

“这海军条约还能这么签?所有国家的吨位限制都一样?海军上竟然也讲公平了?

“从大型轻巡到航空母舰,从装甲巡洋舰到高速战列舰,全都算到主力舰吨位里面,这也太能凑合了吧……

“一万吨以上就算主力舰,两千吨以上就算巡洋舰,这标准也真的是够低的……

“以后……这个世界怕是没有驱逐舰了,只有主力舰和巡洋舰……”

不过朱靖垣对这份条约的滴咕只能算是吐槽,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感受和压力。

在朱靖垣看来,这份条约明摆着就是很多国家都想要凑合。

有的国家是为了不弱于其他国家的名义来签约,有的国家是为了不被孤立和针对来签约。

最后实际实施到什么程度,现在还完全没办法预料呢。

然后,第二天上午的早朝之后,通政司给朱靖垣发来了例行政务通报。

朱靖垣的身份特殊,能够收到的政务通报,比普通行政机构收到的更加详细和全面。

很多消息公共通报上没有的,朱靖垣也能拿到专门的说明和解读。

官方通报里面,只是提到了大明皇帝朱简炎要求,将每年造舰速度提升一倍。

朱靖垣本人的通报里面,则提到了新增加的舰船的建设分工。

辽东和江南的造舰工业中心,以后每年建设两艘航空母舰。

广州的造舰工业中心,以后每年建设两艘高速战列舰。

江户和狮城的军用造船厂,从明年开始每年建设一艘高速战列舰。

次级的巡洋舰和驱逐舰的建造安排,也按照相似的比例做了简单的预分配。

与此同时,还提到了海军舰队的目标总吨位,实际上也从三百到四百万吨,直接翻倍提升到了七百到八百万吨。

航母和战列舰的总数量,也从三十到四十艘的规模,翻倍提升到了八十艘左右。

最后要求朱靖垣,督促和协调好江户造船厂做好准备,在明年开工四万以上级的战列舰。

朱靖垣看完之后就有点发愁了。

当然,发愁的不是能不能完成工作,也不是每年八艘四万吨战舰的建设,以及总计七八百万吨的海军总吨位,对大明会有多大的压力。

而是觉得这么干会让船厂在十几年后出现断档。

朱靖垣拿出一张白纸,用钢笔在上面画了几条线,在线上切出了一个个的错落的点:

“每年八艘,十年八十艘,就能直接完成造舰计划了,这当然没有什么问题。

“问题是我设计的主力舰,理论寿命至少是三十年起步的。

“那么十年之后,目标八十艘主力舰都造完了,同时全都远远不到需要替换的时候。

“在那之后的二十年里面,大明难道就完全停造主力舰了吗?

“四万吨和六万吨的船混着造,总计八十艘左右的主力舰,大明真的需要这么多吗?

“哪怕是全都换成十万吨的战舰,总共四百万吨的主力舰吨位,也能造四十艘……”

念叨到这里的时候,朱靖垣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皱着眉头思考:

“似乎不会停造主力舰,六万吨航母之后,自己还会设计更大的更大的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