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1805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七八章 破土动工(2 / 4)

作品:《大明1805

直隶州的地位就是小规模独立府。

散州的地位就是替府管辖少数几个县的“副府”。

他们存在的原因,是一片区域内比较偏远,或者比较孤立的地方,正式的府难以直接管辖的地方,设立一个中间层级的州,来代管这片区域。

府下辖的县通常比较多,通常都在五六个以上,甚至有十几个。

州下辖的县通常很少,通常是两三个。

州的存在,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交通运输越来越便利,通讯效率越来越高。

很多孤立和偏远的州,已经能够交给府直接管辖了。

在朱靖垣看来,这种类型的州,已经可以撤销了。

但州这一级行政区划本身,仍然不应该直接撤销,而是应该略微调整其职能。

可以将其转化为后世县级市的地位。

对于人口较多,发展程度较高的县,将其升级为州,但不再下辖代管其他县城。

这个过程要慢慢来,可以从自己管理的江淮省开始。

朱简炎知道朱靖垣的目的。

现场稍微考虑了一会儿,就给了可以尝试的回应。

并吩咐对应部门配合审批,对撤下来的官员做好合适的安排。

至于地方管理层面的具体调整工作,是朱靖垣这个江淮布政使的活儿。

这个调整,直接取消了一个府和两个州,一群四品到六品的官员要都挪地方。

放在现代,相当于撤销了一个地级市和两个地区,将八个县合并到了另一个地级市。

对对应地方的官僚而言,这是了不得的大事,但是对皇帝而言就是一句话。

对于中央朝廷的相关官僚而言,只是考虑到这样的行政区划调整,会让本来就强势的应天府再次扩张的一大截。

虽然增加的都是江北的地区,在当地看来都是相对不是特别富裕的地方。

但毕竟也是江淮省的地盘,相比其他省份而言都是好地方啊。

不过这些心中有小法的官员最终都没有站出来说话。

几个州府的官员换地方,也未必不能换个好地方,大食亲王一向慷慨。

关键是,没有人会在这种并不特别重要的问题上,去顶撞皇帝和大食亲王,真犯不着。

所以这件事情就这么确定了。

早朝之后,朱靖垣回到自己的办公衙门后,就让秘书打电话叫应天府的知府、江浦县的知县、应天府的官营工程建设公司的掌柜,下午两点到布政使司衙门来开会。

江浦县可不是什么无人区,也不是从敌人手中接管的京师旧城。

朱靖垣要在这里建设一个新首都,建设一个完全独立的中央朝廷行政区。

继续保持行政区和其他城市功能区隔离开的状态,就得把预定的新首都区域内生活的普通百姓迁到别处去。

江浦县辖区的范围,基本就是朱靖垣前世南京的浦口区,总面积九百多平方公里。

朱靖垣的目标不是整个江浦县,新首都行政区不需要那么大的面积。

顺天府旧城的面积,总共也就一百平方公里出头。

顺天府旧城没有六层以上的楼房,城内还居住着大量的近支宗室和高级勋贵,现在仍然暂能够满足中央衙署的全部需求。

而现在规划的新首都的行政区,所使用的办公楼的和居民区的高度都会放宽到二十层。

直接把顺天府旧城现有的相应居民全部搬过来,在新首都行政区的直接占用的土地面积应该会大幅度缩小好几倍的。

朱靖垣考虑以后的朝廷机构规模扩充,以及继续提升高级官员们的工作和生活保障等级的需求,仍然准备划出一百平方公里左右的平地,作为新首都的建设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