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1805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五六七章 君士坦丁堡的新太阳(2 / 2)

作品:《大明1805

他们甚至开始彷徨和迷茫,难道这次还是看不到神罚武器了?

大明就这样拿着神罚大棒,并不需要真的直接用来对敌,单纯的恐吓就能夺取一座座城市吗?

随着城内的人口越来越少,城内的军事和政治机构迅速消解。

有一部分中上层的军官,可能是怀着某种投机心态,没有随大流的一起逃往。

而是在自己的长官和主要贵族离开之后,尝试代表君士坦丁堡与大明泰西作战指挥部联络。

希望能够直接向大明投降。

在他们看来,带着君士坦丁堡这种特殊城市投降,将城市完整的转交给大明方面,应该也算是有一定功劳的吧?

虽然主要力量是大明的神罚武器的压制效果。

但自己作为内部人员的配合,也同样应该是有一定的作用的吧?

自己最起码能够告诉大明人,那些设施是最为重要的,那些建筑是有历史意义的。

奥斯曼和罗马留下来的各种典籍古物,大明的文化人应该会感兴趣的。

他们的消息得到了一定的重视,经过大明泰西作战指挥部的联络人员的手后,被送到了总指挥杨遇春的面前。

君士坦丁堡的处置是杨遇春亲自安排的。

杨遇春看了一眼电报,直接吩咐情报人员:

“告诉他们,投降也要后撤二十公里,等大明主力过河之后再来投。”

杨遇春的意思其实很明显,君士坦丁堡就算是只剩下一座空城,他也要拿神罚武器去炸一遍。

皇帝都跟自己直说了,要平坟、拆庙、焚书——

那君士坦丁堡这个罗马故都,这个多少泰西精神罗马人魂牵梦绕的地方,就要被彻底夷为平地才行。

与此同时,单纯的从军事战略上考虑,君士坦丁堡也不好打,直接炸一遍是最好的。

在杨遇春看来,君士坦丁堡真的变成空城的说法,本来就是不现实的。

绝大部分普通人,会因为神罚的威胁,而主动离开君士坦丁堡,但是有些人却可能会等着与城同死。

君士坦丁堡还是露西亚的精神罗马人以及大露西亚分子的集中聚集地。

等其他平民都离开之后,这部分人肯定会在大明人进城的时候,发动完全不要命的自杀式的破坏。

所以杨遇春认为现在有必要再做一次战略打击。

把泰西人重新开始鼓舞的士气再次打崩,并且顺手抹掉一部分极端分子。

所以炸君士坦丁堡的事情是一定的。

大明礼部和军方也安排了摄影人员,带着最先进的拍摄设备,提前选好了拍摄角度,准备记录下城市的毁灭。

又是五天之后,大公四年三月十五日,大明给出的十天倒计时终于结束。

君士坦丁堡的绝大部分人都已经离开了城市。

但是城内确实还有人。

杨遇春没有安排人员去侦察城内的情况。

而是中午亲自写了命令和申请,命令禁军准备好发射核导弹,同时向大明皇帝朱靖垣申请使用战略武器。

大明应天府新城文华殿办公室的朱靖垣,看到杨遇春写的申请和说明之后,轻轻的叹了口气。

如果站在个人情感的角度上,朱靖垣是希望保留君士坦丁堡的。

但是站在大明皇帝的角度上就不能留。

所以朱靖垣带着几分无奈,将允许使用的最终指令,通过专用通讯频率发给了前线的禁军。

大公四年三月十五日下午两点,君士坦丁堡三十公里外的大明军营中,一枚不算大的导弹带着白烟缓缓升起。

距离只有三十公里,不需要使用大中型弹道导弹,常规导弹就能够把炸弹送到目标位置了。

而且常规导弹的精确度更高,误差能够控制在一百米以内。

这枚简单的导弹,很快就来到了君士坦丁堡上空,直接来到了城市上方两公里的高度。

在与目标点相差不到五十米的地方,导弹的战斗部成功引爆。

亮度足够遮蔽太阳的巨大光团缓缓绽开,猛烈的冲击波瞬间撕裂了周围的一切。

新的太阳下方的这块古老的大地上,很多屹立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寺庙和供电,在在一瞬间直接灰飞烟灭。

最为古老的城市核心区半径不到三公里,完全处于两百万吨核弹的彻底摧毁范围内。

周围更远的十几公里的范围内,主要是最近几十年建设的新居住和工业区,也在转眼间变成了一片火海。

这是一次冲击力最为巨大,场面最为震撼的核爆炸。

也是一场有着海量观众的核爆炸。

君士坦丁堡城东,海峡对面的几十公里范围内,有一百多万大明士兵。

君士坦丁堡城西和城北,有一百多万滞留的难民。

总共有两百多万的人类,亲眼看着天空中出现了第二个太阳,亲眼看着宛如擎天玉柱的蘑菇云缓缓升起。

他们也共同体验了到了在几十公里外仍然颇为强劲残余冲击波。

很多人看到了城市边沿地区的恐怖火焰。

更有不知道多少摄像机和录像机,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时间点上,记录下了这次史无前例的大爆炸。

不知道有多少人,神情呆滞的看了许久,然后控制不住的吼叫或者喃喃自语:

“这就是神罚——”

“我的神啊,那到底是什么啊!”

“这就是真正的神罚吗!”

“除了神,没有人能够使出这种力量——”

“那大明人算什么?”

“难道神就是大明人吗?”

从贵族到学者,从官僚到商人,从士兵到平民,此刻的心情都是异常的震撼,也都是异常的迷茫。

胜利和失败,神明和人间,战斗和生存,力量与正义……

各种沉重而又矛盾,遥远而又直接的问题,萦绕在他们的心头,让人想要思考而又无法思考。

在君士坦丁堡的另一边,大明的军营里面,杨遇春亲自来到了前线,而且还找了个很不错的位置。

带着提前准备好的墨镜,用提前准备好的大型望远镜,仔细的观察了整个爆炸的过程。

然后发自内心的给出了最为直接的赞叹,也开始理所当然的思考和分析:

“陛下的称呼真的贴切,这绝对是真正的战略武器,演义里面的神仙,也没有这种威慑力。

“这种规格的武器的威慑效果足够好,直接给泰西人展示过了之后,很可能以后都没有机会使用了。

“后人应该是没有机会用了,现在这些都在我的手上放了出去,老子这辈子真的是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