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1805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二零章 通向未来的分歧点(2 / 5)

作品:《大明1805

用一万个智能原件作为脑子,用大量半独立的机械原件作为身体,构建出来一个四足机械动物。

它的形态参考了老虎,但是身体尺寸宛如一只成年大象,被命名为瀛洲一号。

从工程角度看的话,瀛洲一号现在没有任何实用价值。

一万个半独立的微型机器组合而成的脑子,宛如一个大型电子垃圾堆。

从脑子连接到全身的数万条神经线路,宛如刚从锅里面捞出来的一坨拉面条。

它拥有异常丰富乃至过量的传感器,没有意义的布满全身的所有结构。

还拥有根本不符合典型的设计原则的过度复杂的机械身体。

如果工匠不写入任何驱动程序,瀛洲一号就是一堆纯粹的死物,本身不会对外界有任何直接反应。

写入了控制身体的驱动后,也需要工匠发出指令,它才会按照指令,作最简单的动作。

因为这个身体实在是太过复杂了,驱动程序也是复杂的令工匠们头秃。

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要动起来都异常的困难。

它甚至没办法走路。

皇帝公历二零八五年,长宁十年,朱靖垣的休眠时间延长到了十个月。

朱迪镧将每一旬十天分成了上下两个半旬,上半旬最后的一天被定为休息日。

这样每旬十天共休息三天,每个月三旬总共休息九天。

瀛洲的复杂机械智能实验进入了第二阶段,完成了十万原件的组成的复杂机器瀛洲二号。

瀛洲一号仍然被继续保留做实验,不断地优化和升级驱动程序和身体结构。

瀛洲二号的身体规模更大,已经宛如远古历史上的恐龙一样了。

瀛洲二号的表现与一号没有本质的区别。

只是工匠们的技术进步了,元器件规模更小了,驱动程序更加完善了。

瀛洲二号可以站起来走路了。

朱迪镧已经制定了目标,下一阶段实验分成两个方向。

一个是缩小瀛洲二号的脑子,同时设计一个鱼类的身体,在专门挖出来的水池中实验。

就算是老鼠也有数千万个脑细胞,十万个元器件构成的脑子,可能不足以控制四足陆地动物的身体。

另一个方向是继续做更多元器件构成的脑子,确定更多的原件数量会不会有额外效果。

皇帝公历二零九零年,长宁十五年三月十日。

朱靖垣在预定的时间之外被唤醒了。

自己的生母梁云英去世了。

已经八十岁的朱靖垣,对于自己生母去世这件事情,心中只有一种淡淡的哀伤。

按部就班的调整身体的同时,朱靖垣先看了这两年的最新的报告。

空军完成了第一个月面基地建设,可以实现在月球表面长期值守和实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