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1805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二四章 全民晋升(2 / 2)

作品:《大明1805

研究的观测维度已经突破到了现实的三维世界的极限。

工匠们终于基本弄清楚了,人类和机器智能的意识到底是怎么回事。

它们确实都是萦绕在载体上的一种能量场。

工匠们称之为意识场。

意识场的载体是全身的所有部件,而不是单纯的固定在脑子上。

复杂机器身体以及人类的身体,所有的能量和信号的波动,共同组成的这种复杂意识场。

意识场正常运行在相对确定的频率范围内。

当人类的身体出现重大故障,全身的能量和信号平衡被突然打破,就可能导致意识场的溃散。

单纯的意识场溃散,外在表现可能是休克或者昏迷,还是有机会恢复的。

身体从受损状态恢复之后,意识场也有机会恢复。

如果身体最终无法恢复,意识场也就会最终彻底消散,这个人也就死了。

也有可能身体恢复了,但是意识场无法恢复,也就成了植物人。

根据在复杂智能机器上的观测,意识场和自我意识的成型,与最初的记忆有一定的关系。

最初的记忆内的各种信息,会影响意识场的运行频率甚至强度。

但记忆与意识场并没有强制绑定关系。

无论是人类还是复杂智能机器,都有可能出现突然失忆的情况。

只不过失忆后有可能性格大变。

最为关键的发现是,意识场与自己的载体之间,也没有完全绑定的关系。

意识场孕育成熟阶段,频率是相对固定的。

但是成型之后,就会有一个不算太小的浮动范围,可以承受一定强度的震荡和干扰。

让人和机器都不会一碰就死,不会遇到什么环境变化就会崩溃。

不过环境变化真的太大了也会让意识场紊乱。

如果一个智能机器,在意识完全成型之后,再额外增加一部分硬件。

这个智能机器的系统能够识别和驱动这些硬件。

那它的自我意识能量场也会同步扩张,最终均匀的覆盖包括新增部分在内的整个身体。

如果关闭卸载一部分硬件,意识场也会退缩到现有硬件上。

只要剩余的硬件仍然有足够的规模,能够让意识场保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之内。

残疾人也并不会死,只是有可能会幻痛。

基于这两项特性,工匠和智能机器配合,完成了机器意识场转移实验。

首先为一台智能机器添加新硬件,等智能机器的能量场均匀分布之后,再去除部分旧有的硬件。

经过多次添加和去除,智能机器的意识场最终迁移到了全新的硬件上。

对于智能机器而言,保持这种转移就能永生。

而且没有太大的难度。

更重要的研究问题,是如何将这种技术用在人类身上。

直接的研究的方向有两个。

一是将人类的意识场,从原有的人类自己的身体上,迁徙到另一个新的人类的身体上。

用复制人(克隆人)的方式,培育出与本体相同的身体。

通过手术将两个身体连接起来。

不需要真的肉体上直接连接,可以通过特制的电缆来实现。

意识场覆盖两个身体后,相当于两个身体融为一体后,再将原有的身体从连接上断开。

但是只要想想就知道,这种连接和转移都非常危险。

连接和兼容了之后,如何像机器那样“去除”原有的身体,也是一个同样复杂的问题。

机器可以直接开着的时候关闭一部分结构。

人类显然不可能那么做,在清醒状态下直接拆胳膊卸腿,那基本上就是谋杀了。

人类需要麻醉乃至直接休眠。

至于休眠和清醒的状态,对于连接和意识到的转移,又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这也是另外的需要研究的问题。

同时还存在显而易见的伦理危机。

如何将复制人以休眠状态直接培养到成熟,让复制人完全不清醒也不形成自己的意识。

否则复制人有了意识,占用他的身体是否也是谋杀?

按照在机器上做的实验,两个已经有意识的身体,连接在一起的时候,会出现很多复杂的情况。

两个意识场可能融合,也可能保持精神分裂状态。

如果一个身体的意识刚刚诞生,而另一个身体的意识已经成熟,前者可能被后者吸收。

但是后者有可能会受到前者的一定的影响。

复制人不像是机器,可以制造出来完全不启动,可以分模块测试之后再组合。

复制人培育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孕育自己的意识场。

这样的情况下,原有的成熟的人类,与这个复制人连接后,意识场之间的影响,也是很难完全避免的。

如果真的这样转移成功了,完全切换了身体之后的人,意识还是原来的那个人吗?

另一个方向,是将人类的意识场,从人类的身体转移到机器上。

这个方向显然是更加安全一些的。

机器都是可以直接生产出来的,可以比较方便的规避机器诞生意识场。

关键是没有复制人的问题,伦理层面的障碍也小一些。

而且,意识从人类转移到复制人,仍然要受复制人身体的寿命限制,一千年的上限也是上限。

意识场直接转移到机械之后才能近似永生。

所以意识场从人到机器的意识场转移,始终都是重点的研究方向。

不过人到机器的转移,即便是相对人与人之间转移问题更少,也只是相对而言更少。

这种转移本身仍然是非常复杂的问题。

人类原有的传统的神经系统和意识场,是只认可原有的固定的身体结构的。

就算是有些人体突变,出现了更多一根胳膊或者多了一根手指,这些多的部件通常也是不受控制的。

这就是只是硬绑上去的东西,没有连接也没办法安装驱动。

要同时完整的突变出一整套系统,包括骨头、肌肉、神经系统,才能自行编写驱动让它起作用。

只有极少数人,突变出了六指的同时,还能够操作这六根指头。

要让人类的意识场和神经系统,兼容一堆额外的复杂机器设备,就又有了两个方向可以选择。

一是直接用机器部件替换身体上原有的部件,直接让驱动把这个部件当成原有的东西。

这就要求用机器制作的出来的部件,跟原有的身体部件驱动方式尽可能相同。

另一个方向是额外添加完整的线缆,并通过手术和训练编写驱动。

无论是哪一个方向,都应该算是非常复杂的工程。

稍微有点幸运的是,大明在这两个方向上,也都有颇为丰富的技术积累。

为残疾人准备智能假肢的研究,形成了大量仿生肢体的技术。

做意识场检测和研究的过程中,也形成了很多让人类通过神经系统直接控制机器的技术。

瀛洲实验室在过去几十年中,也设计过很多类型的人形复杂智能机器。

大明皇帝选择在这两个大方向上同时继续攻关。

一方面继续强化人类意识场和神经直接控制设备的技术,让人类能够直接控制更多类型的设备。

一方面设计更加接近人类身体的机械结构,以期能够被人类现有神经和意识场直接识别。

两个方向的汇合点,就是直接设计一种全新的,更加接近于人类的机械身体。

以期让人类用神经和意识场直接控制另外一副机械制造的身体

同时直接开始做动物层面的意识转移实验。

工匠们弄清楚了意识场的本质后,也确定了比较复杂的动物也都有自我意识。

只是他们的自我意识比较低级,远远达不到人类的水平。

不过这些有自我意识,相对比较相对比较聪明的动物,可以用来做意识场实验。

牧羊犬、猴子、猩猩、海豚、鲸鱼都是常见的实验对象。

为了缩短总体的实验时间,工匠们直接用了黑猩猩。

在黑猩猩上能够实现的设计,转化到人身上的流程是最为简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