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打听消息(1 / 2)

作品:《运动让我发家致富[年代文]

马拉松的事儿传的很快,这边才在家听刘大柱说起,第二天沈夏到了单位就听到了更详细的版本,这让他不由的越发上心起来。

“师傅,这马拉松要怎么选人,可有说头了?”

“是替你家二冬问的吧。”

姜大力将刚拆下的发动机放到一边,抬头看了看车头内的其他零件,眼睛都不带扫的,顺嘴就回了沈夏的话。

“您知道的,我家二冬对这些比赛十分上心,一门心思想用这法子挣点钱补贴家里呢。”

“那孩子,这样的比赛能有几个钱?耗费的精力,多吃的粮食荤腥,哪一个不比这多?怎么算都是亏本的事儿,你竟是也由着她。”

“不由着怎么办?她好容易琢磨出个能替家里分担的法子,我若是阻止了,她心里还不定怎么沮丧呢。”

谁不知道搞运动的得吃的好呢!穷文富武,这道理不知道流传了多少年了,尽人皆知。他为啥对沈冬动不动要换鸡蛋这么纵容,不就是知道沈冬平日跑步什么的,消耗很大嘛。可有些事儿不是能用银钱衡量的。

“自打我爸走了,家里几个小的,都一门心思想着出一份里,想帮我一起将家撑起来,想想这份心,我总觉得,怎么亏都值得。”

沈夏这话是笑着说的,脸上的那抹暖意,让回头的姜大力看了个正着,心下一酸,跟着叹了口气说到:

“要这么算,你说的倒是也对,一家子人想过的顺当,兄弟姐妹能齐心,比什么都强。”

说到这里,姜大力将手里的东西往边上一丢,取了块布一边擦手一边应承道:

“既然这样,那我一会儿中午休息的时候帮你去问问。这个事儿,工会的人应该清楚。”

有姜大力出面去问消息,那真是再好没有了,沈夏毕竟还只是个刚出校门的孩子,哪怕有街坊邻居照顾,有父亲老同事照应呢,有些事儿上终究没那个人脉。

不过既然要问这个……沈夏觉得,或许还能顺路多问点别的。反正都只跑一趟了对吧!所以他又将沈冬给他说的什么夜校啊,什么机械的书籍之类的也提了提。

沈夏问运动会的事儿姜大力还有些可有可无,可沈夏后头的话一出口,姜大力脸色立马就不一样了,看向沈夏的眼神都带上了欣慰。

“好啊,你小子,到底是读过书的,脑子就是灵醒,这事儿就该这么办。”

姜大力高兴的同时,心里也不是不懊恼的,他怎么就没想到用这个法子教徒弟呢?自己当年跟着人学修车,那是到处都缺人缺技术,所以没好好学的条件,只能靠着死记硬背,靠着经验耗着时间,慢慢的累积本事。

可现在是新社会了呀,那么多夜校开着,只要用心找,能找不出个学知识的地儿?就是再不济,像是沈夏说的,那不是还能去机械学校里找?去图书馆找专业的书籍?只要有了书,哪怕是没人教呢,只要识字,那怎么也能啃下点东西来。

而有了这些系统的知识,再回头学修车,那能顺当多少?不说沈夏今年年底考核能得个什么好,自己这个师傅又能多多少脸面,就是自己,未必不能借着这个路子,再往上走一走。他还不到40岁,又有基础,只要有书,也能学的进去些的是吧。若是来得及,年底考核也参加一把,升个技术等级什么的,那他可就是一个月52块9的4级工了,比现在要多7块7毛呢。

这么一想,姜大力那是浑身都开始发热了,东西往边上一丢,人就想往外走。这活儿还干什么干,赶紧的去工会好好问问才是正经。

“你在这里待着,我这就去问问。”

才说了几句啊,师傅这就急着去问人,沈夏一时也有些不知道怎么办了,这可是工作时间,新来的领导最近正喜欢在院子里溜达着视察呢,被逮到了可怎么好?

“师傅,不是说中午吃饭休息的时候去嘛,你这……”

沈夏一句话,多少唤回了姜大力的几分理智,可知道时机不对,不等于他这颗火热的心能一时半会儿能降温啊,四个孩子的他,对涨工资的积极性,那不是小年轻能明白的。

所以他只迟疑了一下,就光速的想出了个合适的理由。

“行了,就说我去办公室问零件去的,对了,你也别闲着,那发动机擦起来。”

说话间,人已经快步走出了修理车间。这速度,沈夏喊人的嘴还没闭上了。

运输队的工会办公室,姜大力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的抛出来,问的工会老秦脑子都快来不及转了,等着好容易听完,听明白,他一脸稀奇的上下打量了一番姜大力,然后笑着调侃道:

“我说老姜啊,这问题……不是你自己想的吧。”

“这话怎么说的?我就不能想点有用的了?”

虽然这确实不是他想的,可你这么直白的说就很没意思了呀,这是看不起谁呢?哦,就你是知识分子,我就大老粗?连一个有点远见的想法都不能有了?

“你是什么人,咱们一个单位待了十几年能不知道?你啊,那就是个粗心货,你家孩子上学都能弄错年纪的人,能琢磨出读书学技术的事儿?”

嘿,你这就更不对了啊,骂人不揭短,怎么能用早八百年的事儿来笑话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