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五代十国往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371章 高季昌之死(3 / 3)

作品:《五代十国往事

不多久之后,成汭虚心地向贯休和尚请教问题,贯休还为上次遭黑幕而愤愤不平,于是赌气撂挑子,说道:“想请教问题啊?那你得高筑法台,登坛而授,岂能草率?”

成汭勃然大怒,“老子给你脸了是不?”于是把他哄走。

贯休遂作《病鹤诗》云:“见说气清邪不入,不知尔病自何来。”这就是有文化、有知识、有修养的人骂街,翻译过来就是“你他妈有病吧?”

不久之后,荆南地区的军政一把手就成了高季昌,久仰贯休和尚的大名,厚加礼遇,将他安置在龙兴寺。

有人前来拜谒贯休和尚,聊天中提到荆南地区整治黑暗,感慨百姓水深火热。贯休和尚于是又作《酷吏辞》,批判高季昌当局。

高季昌非常不高兴,于是也开始疏远他。虽然疏远贯休,但“不甚罪焉”。

贯休继续向西,来到了蜀地。当时蜀地的一把手是王建。贯休献诗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贯休也因此得到了“得得和尚”的外号。

王建大喜,赐其“禅月大师”称号,为他修建龙华道场。在蜀地日子里,贯休多次献诗拍马,曾在王建过生日时献上“尧铭舜颂”两章。

贯休最终圆寂于蜀地。

我不否认贯休和尚在中国诗词、书画史上取得的骄人成就。但某度等权威资料说他有不畏权势的傲骨,并拿他拒绝为钱镠改诗为证,这……我就不敢苟同了,纵观其云游天下的历史,虽然敢于忤怒执政者,但他几乎都是溜须拍马在先,遭到冷遇之后才硬气一把。

就拿拒绝为钱镠改诗这次来说,他拒绝修改的那首诗,不也是恭维钱镠的吗?

如果把前恭后倨的贯休包装成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站着把钱挣了的硬汉,那么“不甚罪焉”的高季昌当然就是礼贤下士的喽。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