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公务员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十五章 游牧与定居(2 / 5)

作品:《大明公务员

今日如果他真否定与残元的战争,今后即便朱元璋护着他,何夕今后在朝廷上也不好过了。

凡事都要顺势而为之。

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而且即便是朱元璋也未必愿意停下对外战事,毕竟这些武勋集团不对外作战, 恐怕也不会安分起来。再者何夕也不是反对对外扩张。

何夕说道:“曹国公,当年元兵所过一片白地,荼毒生灵,所过之处,惨不忍睹,衣冠填于沟壑,百姓遗骨满川。此仇不可报。且不灭残元,则为大明之患。只有灭此朝食,才能让边疆万里息兵。”

“只是有些事情,必须弄明白问题所在,才能对症下药。不然非但长治久安之策不可得。大明将士血战所得,也只能白白放弃。”

“现在问题已经很明白了。同样的一片土地,如果能够耕种,那么就能负担起朝廷官员,驻军,那么一片地方就能是朝廷的土地。而草原上,因为游牧的原因, 飘忽不定,即便占据草场,也只能为酋长所有,不能为朝廷所治,于是,朝廷强势,一时降服,一旦有事,犹如野草重生。”

“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朝廷才能真正治理好草原。”

“从成吉思汗以来,蒙古游牧之势,其实也在日益见衰。这里我生造一个词,就是生产力。指的就是人们的物质生产能力,也就是产出食物,衣物,马车,铁器的能力。在蒙古之前,草原上的大多是游牧,而在成吉思汗一统蒙古之后,草原部落游牧的范围明显的缩小了。这是因为在此之前,游牧民族生产力不足,单纯依靠游牧。而在成吉思汗之时,有大量的农奴俘获进草原之中。有了额外的生产力补充,让他们对游牧依靠减少,从而缩小了游牧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