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公务员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十二章 误会(2 / 4)

作品:《大明公务员

朝廷做出的反应,就是,禁止与日常贸易。

然后就是禁止船只规模。这方面是防范海盗的一些细规。注意,朱元璋并没有完全禁止下海,甚至有一条公案。就是朱元璋下令禁海之后,下面官员上报,有江浙往福建的运盐船,一般都是从海上走,是不是今后就改为陆路。

朱元璋当时的批示大意,就是禁海,仅仅是防海盗刁民与外国交通。而不是海上一条船都不许用。这种贩盐路线,民以为便,有司何须干预,一切照旧。还有这样的事情一并照此处置。

但是正如许老丈所言,真正能与官府扣朝廷律令条文的。只有达官贵人。小老百姓是没有这个资格的。

何夕说道:“你放心便是了。没有人敢找我麻烦。”

何夕这一句话,说得理所当然,但是许老丈却不相信。

何夕作为安庆公主驸马,朱元璋眼前的红人。可以说,就是真犯罪了。刑部估计也不敢治罪。说不定,必须宗人府上才行。妥妥的特权阶级。对何夕来说,之所以遵守大明法律,更多是自我约束与修养。

而不是大明法律对他有震慑。

更不要说,既然法律都不算犯法的事情,何夕更不在乎了。

但是何夕不在乎,许老丈不可能不在乎。

不要看许老丈一直在村里闲逛。就以为许老丈是一个闲人,其实并不是,他是许家村中辈分最大,技艺最好的老工匠之一。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是有自己的造诣的。或许比不上龙江船厂大匠师。但是也算是一把好手。但是在对待官府上,却是一辈子谨小慎微,不敢越雷池一步。

这也是很多百姓对于官府的态度。小心谨慎,敬而远之。

在何夕看来,很寻常的事情。但是在许老丈这里,就是天大的事情。

许老丈说道:“少爷可与宁波府里官员有旧,如果能得一封手书,就再好不过了。”

何夕一愣,说道:“这样吧。等两日给你便是。”

何夕一愣,是因为他的确与宁波当地官员没有什么关系,现在让他掏出一位官员的手书,或者名刺为证,的确困难。但是在许老丈这边,就有另外一个解释了。

许老丈心中暗道:“这位官宦人家的身份,莫非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