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公务员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九十九章 未来的力量(2 / 2)

作品:《大明公务员

原因无他。浑河的上游就是抚顺。也就是沈阳附近最大的煤矿所在。何夕到辽东之后,第一个动手的地方,就是这里。一直有三个卫所的士卒在煤矿负责挖煤。然后将挖出的煤炭装船,从浑河而辽河,从来运送到辽河流域大多少地方。

露天煤矿。十分方便开采。不过是一力气活而已。再加上便捷的水运。煤的价格十分低。一船煤,一两千斤。才不过几钱银子。而这么多煤,足够很多家庭过一个冬天了。

当然了。有很多百姓还是会选择,在秋天之前,每天抽空去山上砍柴火。储备过冬的燃料。但是何夕在辽东大兴土土,人力缺口很大。故而,越来越多人,选择买煤从而节省自己的时间,多赚一些钱。

而当高丽人从迁徙来之后,更是有两三万壮丁被安置在煤矿上。只留一个卫所看管。

面对大明士卒的盔甲,火器,长刀。他们只有各种铁制工具。更不要说。何夕也没有亏待这些高丽人。最少能吃饱。有房子住。还有工钱。只是工钱更少了。

虽然说。而今辽东百姓大部分开始烧煤了。但是煤矿依然产能过剩。

何夕虽然在蒸汽机上下了工夫,甚至将图纸都拿出来了。但是很多问题不在何夕这里。而在工匠那里。让能工大匠,手工打造一台,并不是不可能。但是一台蒸汽机能做什么?

给何夕烧热水洗澡?

何夕需要的是工业化生产的蒸汽机。故而,没有蒸汽机大规模生产。而今抚顺煤矿的很多煤都卖不出去。这也是何夕头疼的一件事情。好在何夕家底还是比较厚的。能支撑很长一段时间。

再者。大规模迁徙高丽人的举动要持续一两年,现在储存一些, 等冬天分配给新移民,也不会浪费。

这些东西,朱元璋有些知道。有些不知道。不过他看着河水之中黑色的沉淀物。说道:“煤矿在上游吧。那就不去沈阳了。先去看看煤矿。”

沈阳没有什么好看的。不过是一个四方城。天下卫所的城池都是这样的布局,大同小异。而朱元璋知道。何夕的心血都是煤铁之上。

朱元璋是皇帝。自然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忽然改变行程,何夕也只能凛然听命而已。

不过,顺着浑河而上,首先看到的不是煤矿,而是沈阳新城。也是辽东铁厂所在。也叫铁厂城。

还没有到码头上,就看见一道道黑烟冲天而起。好像是什么妖魔鬼怪聚集之地。

还没有到这里,就让人感受到一股刺鼻的味道。

朱元璋也皱眉。立即有侍卫拿上一块手帕。想让朱元璋遮住鼻子。朱元璋厉声呵斥道:“朕什么情况没有见过,区区一些味道,还需要遮掩?”

何夕听了,准备好的口罩,掏不出来了。

这也是不同的人对一件事情的看法不一样。对何夕来说,他其实很想解决工业污染的问题,奈何,他没有这个本事。这里数以百计高炉。熊熊燃烧。到处都落的灰尘。不仅仅河水都发黑。固然是有灰尘落入河中。但是更多的是,河水下面已经沉淀出一片黑色的沉淀物。即便水很清澈。看上去也是黑的。

而地面上更是这样,似乎画这一片土地的神祇,一不小心,将墨水瓶给打翻了,留下了太多多余的黑色。

这样的情况下,带好劳保用品,也是必然的。每个人的口罩都已经准备好了。

只是在朱元璋看来,回避这里的情况,就是一种软弱的行为 。在战场上,朱元璋冲杀的时候,也同样不避锋矢,看见过很多凄惨的场面。比起烧尸体那种味道,眼前的一切的确不算什么。

何夕只能口中揣着口罩。却陪着朱元璋一起呼吸煤灰了。

很快都到了铁厂。铁厂上下刚刚得到了通知,葛天工身穿官袍出来迎接。

此刻葛天工也不是当初年轻的工匠了。他已经是五品工部官员了。这个五品官也是一步步升上来的。负责大量工程。而这铁厂城更是他一手一脚建立起来的。

葛天工的气质也有很大的改变。最少也有官员的威严了。

何夕让葛天工带头。先看高炉。

而今的高炉已经迭代更新了好几代了。早就不是当初仅仅有一丈多的高炉了。何夕远远地就看见了。大概有三层楼高的高炉。整个高炉是一个完整的结构。从一边有一个几十米长的缓坡。大量工人推着小推车,从这个缓坡上,一车车将原材料倒高炉之中。而高炉下面,更是有一个开口。等到了时间,从下面将钢水倒出来。

能够连续运作。几乎不停,一般一年时间检修一次。

其实所谓的检修。几乎就是将这个高炉拆了重建一次。反正很是繁琐。

葛天工也知道,什么样的场面作为吸引人。那就是出钢水的场面。于是专门将朱元璋带到了马上要出钢水的高炉面前。却见时间到了,一个几乎光着身子的工匠,吆喝一声,数米外用铁棍打开了机关。

却见钢水从高炉之中飞了出来。落在模具之中。

本来就很热。但是在出钢水的一瞬间,几乎每一个人都似乎感受。有火焰在舔着自己的皮肤。脸都红了。

即便葛天工为了安全,早就将他们拦在安全区域之内了。依然让人有些承受不住。

朱元璋脸色平静。但是熟悉他的人,却看得出来。他心中很是震撼。

说实话,朱元璋不是没有见过打铁的。甚至在南方的高炉也见识过。但凡最多三米高的炉子。并不超出朱元璋的想象之外。但是眼前的高炉,却成了如此庞然大物。更不要说。倒出来的钢水。更好像流动火焰。

有一种工业的美感。

让朱元璋真正地感受到了未来的力量。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