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公务员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八章 山穷水尽(2 / 2)

作品:《大明公务员

有更多的船造出来,运力进一步增加。

运力既然有了富裕,船的价格一定会跌下来的。于是,木料的价格也维持不住了。开始走下行。

等什么时候,这些开采成本高的木场,渐渐封闭,不再开采木料。市场上木材的供应减少。木料的价格又会上升。不过那时候,就不会有今日涨得这么凶了。

毕竟,这一次木料行情是叠加了开海行情。

这个更表明一件事情,大明开海之后,海洋贸易暴利阶段接近尾声了。并不是说,海贸不赚钱了。海贸毕竟危险,会有超过寻常行业的利润率,但是决计不是之前那样疯狂了。

何夕暗暗觉得自己倒霉。

不过也隐隐约约感到了机会。

既然暴利时代结束,海上运力增多,那么商品成本就变得敏感起来。而今局面之下。也就是他何夕,最能压低商品成本。大工业生产,即便是机器使用量并不算多。但在成本上,也是传统手工艺难以企及的。

何夕心中暗道:“危机之中,就有机会,看来要让杨震来一趟辽东了。”

其实这种情况,杨震之前就汇报过。何夕觉得杨震是一个可造之才,又在商海第一线厮杀。定然有一些办法,给辽东的商品带来销路。

葛天工说道:“老师,我这里的缺口就比较多了。虽然陛下给了二十万两的经费, 作为技术开发经费堪堪够用而已。此外,你要等造纸厂,已经各种厂矿, 我做了一些预算。大概有需要一百万两。或者两百万石粮食”

“一百万两。”杨士奇说道:“这不可能。”

葛天工说道:“我也以为我算错了。但是确实需要这么多。”

何夕说道:“清单拿过来我看看。”

葛天工从怀中拿出清单,递给了何夕。

何夕拿过来细细一看,叹息一声,葛天工算得没有错。甚至还少算了一些。工业发展是需要成本的。或者说是资本。正常的工业发展,是资本原始积累之后,然后扩大生产。从此一层层递进关系。

而何夕走的道路并不是。

反而好像是后发国家,通过行政投资发展工业。这成本就高多了。

何夕之前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是此刻又要面对这个问题了。

技术不是问题,何夕打造出来的技术团队,说他们多优秀,有些抬高。大多都是普通人。甚至还不是这个时代的精英,但是他们最少能当按部就班的科研狗。

将何夕想要的东西,实现出来。

这已经够用了。

而除却实验用的经费之外,最大的经费,就是通水,通路,平整土地。可以称之为两通一平。这是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特别是很多都是采矿业,更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

这里要说明一个问题。

之前所谓多少多少万两,更多是一种计量单位。并不代表一定有这么多银子,或者需要这么多银子,银子相等的物资其实也商议可以的。

动用百姓,不可能一直无偿征召。一来积极性不够。二来也容易出问题。民力不可透支。

不是任何人都有开国之初领导人的威望,让老百姓无偿劳动,而不生多少怨言的。

何夕沉吟片刻,说道:“你在想一个问题。那就是辽东粮食真不够吃吗?”

叶旺先反应过来,说道:“不错。辽东这么些有数百万石粮食涌入,虽然大部分都消耗了,但依然有剩余。再者辽东粮食产量不高。但是缺口并不大。如此算来。辽东的粮食应该足够大部分百姓才对。”

何夕说道:“不错。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粮食在辽东不是粮食,而是货币。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解决这个问题。”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