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公务员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七十四章攻守易势(2 / 4)

作品:《大明公务员

杨士奇说道:「这是慎重。毕竟宝钞前车之鉴。」

何夕微微一笑说道:「放心吧。我有办法。先将眼前的事情给办了。至于钱的问题,交给我便是了。」

在财政上杨士奇是很保守的。

如果别人对他说这样的话,杨士奇不会正眼看一个。但是这话是何夕说的。

杨士奇内心之中却有一丝希望,他觉得何夕在财政之上,定然能找到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好办法。

至于是怎么样的办法,他就拭目以待了。

杨士奇说道:「好吧。」

说服了杨士奇,其他方面的阻力就不大了。

只等前线结束追击之后,就召集各级将领回京,论功行赏,并且进行军制改革与大调整了。

何夕忽然有一个想法,暗道:「不知道南京的财政状况,会是什么样子?」

不是,何夕低估南京。从经济体量上来说,南京是北京的数倍,但是

双方政府能调动资源上来说,却不是那么回事。

何夕在调动地方资源的办法,是印钞,货币宽松,操控市场。但是南京方面就简单粗暴多了。直接征召徭役。而且前线征召徭役,百姓是难以承受的。

诚然,仗在河北打的。河北受到的创伤最大。但是本质上,何夕是用货币贬值,调用其他地方的资源来弥补河北。不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最少当货币超发到一定数量级之前,问题不大,更不要说,何夕还用各种手段,为超发的货币寻找市场。

但是南京方面,一方面长江以南地区根本没有打仗的气氛。另外一方面,黄河以北这些地方百姓被军队征召民夫,几乎将男丁给召尽了。

毕竟,大军行动北军几十万大军,一场大战下来,动用了辅兵民夫近百万,开支近千万。将府库打空了。但是南军不会有这么多的钱。南京朝廷不会给这么多的开支,最多有一两百万两的军费就不错了。

但是,这种开支压缩,固然是南军各方面比北军更省钱。但是其实是,将军事负担转嫁给了地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