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第五形态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四十八章 贯血之境(2 / 3)

作品:《第五形态

张学舟寻思了数秒,觉得问张曼倩还不如询问任一生这位已知的修行者。

自从拿走《心咒》后,张学舟已经有很久没有见到这位教授了。

或许是繁忙难于脱身,或许是想偶遇的难度比较大,又或是这位教授醉心于研究《心咒》。

张学舟寻思了数秒,觉得自己有空要在沧澜学府中多瞎逛逛,他还要向任一生控诉宣师楼太难于进入,没有特殊的参观证和邀请证明,那地方压根就进不去。

“还好我在那边的修行物资充足,此番还顺利捞了一块通灵宝玉!”

只是想想佩戴通灵宝玉这数天的精气神舒爽,张学舟觉得修行必须拥有配套的外在条件。

修行有四缘。

一缘为法,择适应的术法修行可以事半功倍。

一缘为财,修行所需诸多,若没有足够家底,修行自然缓慢。

一缘为侣,或同门师兄弟,或可以指点的名师。

还有一缘则为地,修行上佳之地可以助推前行。

张学舟对弘毅法师的介绍深以为然。

他当下有法,但欠缺钱财寻觅修行的物资,也欠缺共同向上的侣,更是欠缺宽敞舒适的修行地。

修行四缘缺了三样,张学舟觉得自己修行进度缓慢是很正常的事情。

他必须一项一项解决当前遭遇的问题,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修行。

“只要那边能寻获修炼术,而后安然回到圣山,我就能腾出心思来谋求这边的所需!”

张学舟心中思量。

他孰轻孰重还是能拿捏。

他在这一边风平浪静,另一边则是陷入了水火之中。

且不说乌巢是否有先寻觅到诌不归,单他被太子赏赐的通灵宝玉就是怀璧其罪的事。

他必须在最快也是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诸多事情,而后回到圣山。

只有脱离大汉王朝疆域,与诸多清楚此事的人再无见面的可能,他才能避免相关的风险。

而且他还需要隐匿通灵宝玉,这种宝玉让董仲舒和司马相如都羡慕不已,碰上品行不端的人,那便是直接下手抢夺了。

张学舟寻思着种种相关,不断琢磨着做事的分寸。

但他确实难于牵扯平衡,更多是不得不随波逐流,欠缺自主的能力。

“万一……万一真有人夺通灵宝玉,那我还能拒绝不成?”

在对太子有需求的情况下,他身上的通灵宝玉很稳,没人敢强取。

但完成了搜寻诌不归,又或欠缺了利用价值,张学舟想独自享用通灵宝玉的难度非常高,甚至不乏生命风险。

他不得不将‘打不过就交出财富’的保命策略放入重点选择项目中。

若不能完成任务快速赶回圣山,张学舟就要侧重于后者的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