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 章节正文阅读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第148章 皇帝,要杀我儿子(1 / 2)

作品:《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袁盎,就这么逃回来了?”

    约莫十日后,长安城,未央宫。

    看着手中的奏报,天子启略带诧异的一问,只引得一旁的晁错苦笑着点下头。

    “刘濞原本想杀袁盎,又怕沾染‘斩杀天子使臣’的骂名,就将袁盎下狱,让后军校尉带人看管,再伺机毒死。”

    “只是没想到,那个被刘濞派去,毒死袁盎的后军校尉,是袁盎的故人······”

    满带着遗憾的话语声,惹得天子启下意识一挑眉。

    便见晁错悠然发出一声长叹,将袁盎此行跌宕起伏的行程,悉数摆在了天子启的面前。

    “说是早年间,袁盎还是吴国相的时候,这个校尉,正是袁盎的从史。”

    “期间,刘濞赐给袁盎一个婢女,生得一副国色天香的皮囊,深得袁盎喜爱。”

    “但有一天,袁盎发现这个婢女,同自己的从史私通;”

    “得知事情败露,从史担心袁盎报复自己,就连夜逃走。”

    “不料袁盎亲自驾着车,带着那个婢女追上从史,非但没有怪罪,反而将婢女送给了从史,仍然让他做从史······”

    说到这里,晁错不由又是一阵摇头叹息,不只是在惊叹于袁盎的好运,还是为袁盎死里逃生,而感到遗憾。

    “此番,刘濞起兵作乱,吴国的官员都被任命为将官,这个曾经的从史,就成了刘濞的后军校尉。”

    “得知刘濞想杀袁盎,这个后军校尉便因为袁盎曾经的恩德,变卖随身财物,买来很多酒,灌醉了守城的士兵,乘着夜色割开营帐,将袁盎放走了。”

    “得救后,袁盎步行了七八里,天亮时,遇到了梁国的骑兵,就借马逃回了睢阳城······”

    一番夹杂着无奈、感怀,又明显带有遗憾的语调,也惹得天子启满是唏嘘的叹口气,又笑着摇了摇头。

    “这,确实是袁盎的性格。”

    “——不拘一格,喜欢成人之美;”

    “而且到了哪里,都能碰到曾经的‘故人’······”

    听闻天子启此言,晁错先是苦笑着点下头;

    待听出天子启最后一句话当中,隐约带着的些许不满,晁错才觉得心中的愁苦舒缓了些。

    轻笑着点下头,却并没有多说什么。

    ——由于申屠嘉‘仗义执言’,以及公子胜‘大公无私’,差点被天子启腰斩弃市的晁错,算是捡回了一条命;

    而袁盎,也因为曾经的无心之举,而得以从刘濞的魔爪中顺利逃脱。

    这就意味着:叛乱平定之后,晁错和袁盎之间,那延绵数十年的爱恨情仇,仍将继续······

    “嘿······”

    “许久没见到那厮,倒还真有点想念他了······”

    刚发出一声腹诽,耳边便再次传来天子启的话语声,惹得晁错赶忙抬起头。

    “本以为,袁盎会留在刘濞的身边,甘愿成为叛贼;”

    “如今看到,这袁盎,也还算是有点气节?”

    略带戏谑的一问,只引得晁错面色稍一僵。

    却见天子启意味深长的一笑,望向晁错的目光中,也隐隐带上了些许调侃。

    “朕可是听说,袁盎从叛军大营逃出之后,去了周亚夫身边。”

    “——和周亚夫新召到的门客:洛阳豪侠剧孟,相谈甚欢?”

    “按说,袁盎这么一个八面玲珑的人,跟谁,都可以成为朋友。”

    “怎么唯独老师,就和袁盎,成了不死不休的宿敌了呢?”

    闻言,晁错只稍有些不安的抬起头;

    看着眼前,佯装翻看卷宗,实则正竖起耳朵,等候自己答复的天子启,晁错心中,也同样涌上了这个问题。

    ——为什么呢?

    我和袁盎,为什么无法成为朋友呢?

    是什么时候开始······

    “臣,其实也不大记得了。”

    思虑良久,晁错才轻笑着道出一语,眉宇间,也随即涌上一抹自嘲的笑意。

    “这么多年过去,我和袁盎,无论是在朝堂之上,还是在私下,都是水火不容。”

    “除了朝议,只要是袁盎在的地方,我就不会去;只要是我在的地方,袁盎也不会来。”

    “私下里,我二人更是从来都没有说过一句话······”

    说着,晁错不由又笑着摇了摇头,满是无奈的发出一声长叹。

    “时间久了,就连臣都已经记不清:最初,是为何和袁盎结怨。”

    “只是每次见到袁盎,就总是会忍不住咬牙皱眉,生出一剑刺入他胸膛的冲动······”

    晁错坦然道出心中所想,并表示‘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看他不顺眼’,却惹得天子启一阵轻笑不止。

    但天子启,并没有再多说什么,也没有为晁错的疑惑,给出自己的答案。

    天子启当然知道,晁错这莫名其妙的厌恶,是因为什么。

    ——晁错,是法家士子。

    如是而已。

    在天子启的记忆当中,晁错和袁盎,其实并没有因为什么具体的事,而结过仇怨;

    在最开始,在这两个人见面的第一天、第一眼,二人就已经对彼此看不顺眼了。

    究其缘由,正是因为晁错,是如今汉室,法家最坚定的‘卫道士’。

    这么说,或许会让人感到有些奇怪;

    但如果弄懂法家,以及法家士子的追求,晁错对袁盎的厌恶,也就很容易让人理解了。

    ——按照《韩非子·五蠹》中的说法,法家最讨厌的五种人,分别是:

    一、学者(指战国末期的儒家);

    二、言谈者(指纵横家);

    三、带剑者(指游侠);

    四、患御者(指依附贵族私门的人);

    五、工商之民。

    韩非曰:此五者,邦之蠹也。

    将韩非子所提出的这‘五蠹’总结概括起来,其实就是:儒生,说客,游侠,门客,商贾。

    对于晁错这种法家出身,甚至以‘复兴法家’‘复兴申商之学’为己任的人而言,这五种人,是不需要有任何理由,就可以直接一剑杀死的人群。

    因为在法家看来,韩非子所提出的‘五蠹’,就是破坏政权稳定的主要因素。

    只要这五类人消失,那天地之间,就再也不会出现任何的问题。

    再回过头来,看看袁盎,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最开始,因为地方豪强的身份,被强制迁入关中,而且还是商籍;(商贾)

    ——迁入关中之后,做过吕禄的门客;(门客)

    ——喜好儒家之说;(儒生)

    ——与季心、剧孟等天下闻名的游侠巨头私交甚笃;(游侠)

    ——在朝中,以‘给人出主意’安身立命,于朝野内外左右逢源,长袖善舞。(说客)

    所以,总结概括而言,晁错厌恶袁盎的原因就是:袁盎这个人,把韩非子的‘五蠹’占了个满!

    袁盎,是‘五蠹’的结合体!

    这样说来,问题就很明显了。

    晁错,是认为‘消灭五蠹,天下就能安宁’的法家卫道士;

    而袁盎,是认为‘我要做一个集五蠹于一身的人’的滑头。

    这两个人凑在一起,袁盎是个什么感受,天子启不好说;

    但天子启很确定:晁错刚才那句‘看到袁盎那张脸,就想拔剑杀了他’,绝对没有丝毫开玩笑的成份。

    ——晁错,是真的有这样的想法!

    ——并且不是主观意志,而是生理冲动!

    这就好比后世,一个人讨厌蟑螂、跳蚤、爬虫、蚊子、蚂蚁等虫类;

    结果有一天,这个人在家门口,见到了这些虫类的结合变异体······

    “袁盎是逃回来了,德侯,却是被刘濞扣下了······”

    静默良久,终还是天子启率先开口,将话题从袁盎这个‘五蠹结合体’身上移开。

    却见晁错闻言,面上油然涌上一抹忧虑之色;

    伸出手,将天子启身前的奏报重新拿起,再次递到天子启身前。

    “德侯的事,陛下恐怕应该先放到一边;”

    “——梁王,似乎已经给太后送回了书信·········”

    此言一出,便见天子启面色陡然一沉。

    正要低下头,便闻殿门处,传来一声低沉,而又令天子启冷汗直冒的尖锐嗓音。

    “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