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 章节正文阅读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第180章 老狗(1 / 2)

作品:《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狩场另一侧,一座废弃多年的行宫。

    即便还没到夜幕,行宫之内,也已被一盏盏油灯,照耀的宛如明昼。

    宫人、婢女乃至禁卒,都焦急万分的从殿门进进出出;

    一盆又一盆热水被送入殿中,又有一盆又一盆血水,被宫人、禁卒们送到殿外。

    御榻之上,天子启面色惨白,双眼微闭;

    被褥下的身体,也早已被一条条渗血的绢布,包了个里外三层。

    御榻边沿,几名老太医眉头紧锁,不顾身上衣袍,以及脸上沾染的血污,神情严峻的低下头;

    目不转睛的看着眼前,平躺在御榻之上的天子启,时不时,又与身旁的同事轻声交换着意见。

    御榻前,只跪着两道身影;

    ——皇长子刘荣,以及刘荣的母亲:栗姬。

    走入行宫,跪倒在天子启所在御榻前,刘荣眨眼便哭的上气不接下气,面上早已涕泗横流,却不敢发出任何声音;

    栗姬则茫然瘫跪在地,双目无神的看着御榻之上,天子启那病态惨白的面容。

    “唉······”

    “陛下,失血过多啊······”

    “——用些滋补的汤药?”

    “不可,不可······”

    “陛下本就旧疾缠身,虚不受补······”

    “——唉······”

    “——这可如何是好·········”

    静默中,几位老太医轻微的交谈声响起,惹得栗姬不由稍回过神;

    片刻之后,御榻之上,便又响起一声微弱的轻喃。

    “呃······”

    “——陛下?”

    “——陛下!!!”

    天子启一声轻喃,御榻旁的太医们只赶忙上前!

    就连跪在御榻前的皇长子刘荣,也是赶忙停止哭泣,跪行上前,来到了御榻边。

    “父皇!”

    哽咽着呼出一声‘父皇’,刘荣便惶恐不安的跪立起身;

    而御榻之上,天子启也终是缓缓睁开双眼······

    “朕,闹了个大笑话啊······”

    “大笑话·········”

    “——都别忙了······”

    “朕的身子骨···朕自己···”

    “朕自己···心、心里有数·········”

    又是几声微弱的呢喃,直让刘荣眼中的泪水再次夺眶而出,却也不忘用手紧紧捂住口鼻,生怕自己的哭嚎声,会被御榻上的天子启听见。

    而在御榻边沿,几位老太医听闻天子启这番话语,只各自直起身;

    神情哀苦的彼此稍一对视,交换过意见之后,终还是由那太医令上前,在天子启额侧施了一针。

    片刻之后,天子启微弱的鼻息,也是明显的有力了些。

    见天子启情况好转,太医令却是面带哀思的起身,对跪在御榻旁的刘荣,以及不远处的栗姬分别一拜;

    待刘荣再次止住哭声,栗姬也稍回过神,太医令才轻声禀奏道:“陛下在策马疾驰时,从马背上跌落,伤势实在是过于严重;”

    “老夫虽然为陛下止了血,但陛下早已失血过多。”

    “再加上内伤,让陛下的腹脏之中,也淤积了不少血······”

    话说一半,老太医便愁眉苦脸的低下头去,一阵长吁短叹起来。

    良久,才又抬起头,对刘荣,以及栗姬再一拱手。

    “老夫已经行针,暂时封住了陛下的命脉。”

    “但最多,也只能为陛下,争取一到两个时辰;”

    “等时辰一到,命脉再次疏通,淤积在陛下腹脏内的淤血,就会彻底引发内伤。”

    “到那时,陛下······”

    听闻老太医此言,仍忙着进出行宫的宫人、军士们,只不由自主的停下了脚步;

    片刻之后,又茫然无措的低下头;

    再之后,便各自跪倒在地······

    “夫人;”

    “公子。”

    就在这时,始终护卫在御榻旁,死死盯着几位太医的中郎将郅都,将那阴冷的目光,从那几位太医身上收回;

    面色阴沉的走上前,对刘荣、栗姬母子稍一拱手。

    “在失血昏厥之前,陛下曾交代我,将公子和夫人寻来;”

    “现在,陛下已经······”

    “——还请夫人和公子上前些;”

    “珍惜这最后的时间,听取陛下对公子、夫人,留下最后的交代······”

    随着郅都低沉,又隐约有些音颤的话语声,先前跪倒在殿内的宫人、军士们,也不由低沉啜泣起来。

    而那几位老太医,也各自摇头叹息着自御榻旁走开,惆怅的走到一旁的角落,将双手环抱于腹前,再缓缓低下头去······

    “荣;”

    “我儿荣······”

    御榻上,响起天子启微弱的轻唤,让殿内众人赶忙止住哭声,再各自用手捂住口鼻;

    听闻天子启的呼唤,刘荣则赶忙再向前跪行两步,却也再次泣不成声。

    “父皇······”

    “——朕,闹了个大笑话啊~”

    “——嘿······”

    便见天子启费力的摇了摇头,又强挤出一抹自嘲的笑容;

    再轻轻叹出一口气,才苦笑道:“当年,梁怀王,就是因为从马背上坠落,才一命呜呼;”

    “后来,父皇也曾想从山上,策马疾驰而下,好在被袁盎所阻止。”

    “没想到最终,朕,也要和梁怀王一样,因为坠马而死去了······”

    “——朕,闹了个大笑话啊······”

    “大笑话·········”

    天子启低沉、哀婉,又满带着苦涩、自嘲的话语声,只让殿内众人再次低声啜泣起来;

    跪在御榻旁的刘荣,更是用双手握住天子启的手,头却如没有脖颈支撑一般,攮进了柔软的丝褥中;

    就这么跪在榻沿,脸趴在榻上,握着天子启的手,一阵阵抽泣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感受手似乎被轻轻摇晃了一下,刘荣才哀痛的抬起头;

    却见此时的天子启,已是侧过头来,正苦笑着看向自己。

    “父皇······”

    “父皇~”

    悲痛万分的一声哀呼,却让天子启轻笑着抬起手,轻轻抚上刘荣的脸侧。

    “别哭了······”

    “马上要及冠的人了;”

    “再哭,就要让人笑话了······”

    微弱的低语,惹得刘荣赶忙点下头,紧咬起嘴唇。

    只是眼眶中的泪水,却如同决堤的江水般,从刘荣那张英俊的面庞上不住滑落;

    滴在天子启无力的手背上,眨眼的功夫,便沾满了天子启的大半个手背······

    “朕今天说的话,每一个字,都要牢牢记在心里;”

    “千万,千万千万不能漏忘······”

    再一声低语,让刘荣再次含泪点下头,便见天子启正过头,望向行宫的天花板,悠然发出一声长叹······

    “朕,不是一个好皇帝;”

    “比起先帝,朕根本没脸说,自己是汉家的皇帝······”

    “朕死后,一应丧葬之事,都要从简。”

    “朕的阳陵,不能埋入任何一件金玉、珠石;”

    “所有的随葬品,都用陶、木之类的东西,就可以了······”

    ···

    “朕已经将中郎将郅都,任命为了中尉,统掌长安的军队。”

    “朕死后,郅都会向北军下令:长安戒严。”

    “你不用管朕,一定要立刻回长安,在太后的扶持下,到太祖高皇帝的高庙去,祭祖告庙;”

    “再于未央宫继皇帝位,接受百官的朝拜······”

    ···

    “周亚夫,还领兵在外;”

    “你继位之后,立刻请太后发去懿旨,令周亚夫班师回朝。”

    “周亚夫回朝之后,踏入未央宫的第一时间,就一定要卸了周亚夫的兵权。”

    “等地位稳固,再把周亚夫拜为丞相,安定朝野内外的人心······”

    “——周亚夫,是个有能力的将领;”

    “将来,事有轻重缓急,可由周亚夫为将······”

    ···

    安静的殿内,只闻天子启一声声地位的交代声,以及刘荣没能压抑住,时不时发出的啜泣声。

    将自己能想起来的事,都对刘荣做下交代,平躺在榻上的天子启,终还是再次侧过头。

    费力的抬起手,再次抚上刘荣的脸颊,艰难的活动大拇指,为刘荣稍擦去脸上的泪水;

    “这些年,让你受了不少苦;”

    “过了不少,担惊受怕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