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 章节正文阅读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第265章 刘胜:孤要亲亲相隐!(1 / 5)

作品:《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道理,不是讲给亲人听的······

    刘胜此言一出,殿内的其余三人,都不约而同的微一色变!

    ——亲亲相隐!

    刘胜这句‘和外人讲道理,和亲人讲情义’,分明就是另外一个版本的‘亲亲相隐’!

    这‘亲亲相隐’四字,是出自于《论语·子路》篇的一则寓言;

    故事的大致内容,是叶公对孔子说:我家乡有正直的人,父亲偷羊,儿子告发了他。(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孔子则反驳道:我家乡正直的人不同——父为子隐瞒,子为父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事实上,就算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都并不知道这件发生在数百年前的故事,当今汉室的普世价值,对类似的事,也抱着类似的态度。

    ——亲人触犯了律法,非但不应该告发,反而应该去竭力包庇。

    至于大义灭亲之类的高风亮节,则根本不为这个时代的人们所认同。

    从这个角度来看,刘胜即便是太子之身,说出这么一句‘孤帮亲不帮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亲亲相隐,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中,最不可或缺的一环;

    而如今的汉室,根本不可能容忍一个喜好,甚至仅仅只是情感上偏向儒家的太子储君······

    “这些话,太子是从哪里听来的?”

    “是谁教太子说:和亲人不应该讲道理,而应该讲情义的?”

    漫长的沉默之后,天子启语调低沉的一问,终是将殿内四人的心绪拉回眼前。

    也是直到这一刻,小心抬起头的刘胜才终于发现:自己轻描澹写的一句话,却让殿内的其余三人,都已是各自流露出异样的神容。

    ——御榻之上,天子启面沉若水,正襟危坐!

    虽然面上仍是凝重、严峻之色,但天子启的注意力,却明显已不再关注于临江王刘荣的事。

    在御榻一侧,仍担任中郎将,却也正在忙着交接政务,准备转任太子太傅的卫绾,听闻刘胜这酷似‘亲亲相隐’的论述,面色也隐隐带上了些许忐忑。

    而在殿侧,几乎从未曾因个人情感,而对某人显露出喜、恶的中尉郅都,也在刘胜这番话语道出口之后,下意识皱起了眉头。

    ——在这一刻,现阶段的汉家,对现阶段的儒家的态度,可谓是展现的淋漓尽致!

    至少天子启、郅都、卫绾君臣三人对儒家的态度,在这一刻毫无保留的展现在了刘胜的面前。

    “老爷子的反应,应该没什么奇怪的;”

    “郅都基本可以说是法家出身,对儒家,肯定也是深恶痛绝。”

    “倒是卫绾······”

    “明明是······”

    看着君臣三人各异的神情变化,刘胜只稍有些疑惑地一皱眉;

    在卫绾忧心忡忡的面容上稍打量片刻,终也只能将心中的疑惑暂时丢在一旁。

    稍低头措辞一番,才满是坦然的昂首挺胸,朝御榻上的天子启拱手一拜。

    “回父皇。”

    “这些话,都是老丞相——故安贞武侯尚在世时,为儿臣解答疑惑所言。”

    “当时,儿臣发现《汉律》中,有关于‘非公室告’的规定,便以此相问于老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