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灵异 / 不是吧君子也防 / 章节正文阅读

一百八十九、气蒸云梦泽(2 / 2)

作品:《不是吧君子也防

那些长安洛阳的文人墨客只醉心于云梦泽的九百里烟波无际,对神鬼志怪里时有记载的宛若神女般翩若惊鸿的云梦女修们津津乐道。

只可惜,这些流传大周市井茶楼的类似“诗与远方”的美景期愿,却成毗邻的江州数县的噩梦。

这位神女,真就是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特别是被蝴蝶溪穿流而过,夹在云梦泽北大门泄水口与奔流长江之间的龙城县。

首当其冲。

上游的云梦泽就像大泽里面脾气古怪的云梦女修们一样,难以琢磨。

而且每年还要定期来那么一次涨潮,真就如同女子每月的赤龙一般,脾气暴躁。

让其他人倒了血霉了。

你们是诗与远方,我们他娘的是眼前的苟且……

龙背山山腰上,欧阳戎埋头苦干,闷不作声,心里连娘都没力气骂了。

他一身斗笠蓑衣,眼睛布满血丝,佝腰站立在竹林山坡上。

此时,欧阳戎摘下斗笠,狠狠丢在了脚边的泥地里。

他手掌用力抹了一把脸上的泥水,继续挥舞柴刀,与周围的柳阿山等民勇青壮们一起劈砍竹子。

欧阳戎觉得这斗笠帽子戴着没甚屁用。

四面八方仿佛全是雨。

从云梦泽刮来的狂风大作,喜怒无常。

雨不仅从上往下落,从左往右落,甚至还水滴打在地上,混着泥巴弹了回来,像是雨滴是从下往上落的一样。

欧阳戎两世都没见过这么大一场雨。

若不是早就向小师妹反复确认过天上没有什么天庭神仙,否则欧阳戎都差点怀疑,是不是天上的天河之水漏下来了。

下的没完没了。

欧阳戎与竹林间同样挥刀的数十位青壮汉子都已经浑身湿透,除了干渴的嗓子,通体就没有一处温干的地方。

柳阿山等汉子,都已经开始光着赤膀在雨中劈竹了。

又是一阵雨夹风拍打过来,这座狄公闸旁的龙背山上竹林哗哗作响。

欧阳戎身子摇晃,摔了一跤,手滑的柴刀差点劈到小腿骨。

他抓着竹竿,从泥地里爬起,抹了把布满泥水的脸,就要继续。

“老爷,喝口!”

柳阿山舔了舔沾泥嘴唇,递上来仅剩的一袋清水。

欧阳戎接过羊皮水囊,打开,假抿一口,仅沾嘴唇,然后丢还给木讷汉子,沙哑吩咐:

“给弟兄们喝。”

说完,也不得摇晃水囊面露疑惑的柳阿山询问,欧阳戎把柴刀插进地里,转身走到后面不远处的山坡上。

他弯下腰,两手撑膝,大口喘气。

短暂休息之余,带血丝的眼珠扫视四周。

淋头的雨水汇聚成流,从欧阳戎的两鬓与下巴处,滴落到脚下泥地。

欧阳戎已经至少连续工作一天一夜没闭上眼睛。

除了那天夜刚坐船来上游狄公闸时,在船舱里小眯了一下外。

四周万物,大雨磅礴,他甚至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辰,忙碌的昏天黑地的。

欧阳戎回头,朝一众汉子张嘴大喊,沙哑嗓音勉强盖过雨声:

“砍的差不多了,先送一批竹杆回闸上修整!”

欧阳戎捡起在脚下泥洼里如船摇晃的斗笠,盖压头顶,转身带着柳阿山等汉子,抱着满怀的竹竿,返回山下不远处的狄公闸。

路上,欧阳戎转头张望龙背山对面那座烟雾朦胧的彩凤山。

那边,眼下也有他安排的一众民勇青壮奋力劳作。

不过却不是和他们龙背山这边这样砍竹子。

彩凤山没有龙背山这样的大片竹林,但是沙土石头极多。

那边的汉子们,正在用沙土石块,填满沙袋,和他们一样,陆续运回两山之间的水闸大坝上。

前夜,欧阳戎刚抵达狄公闸,就发现留守水闸的官吏们毫无作为。

或者说,压根就不知道怎么做。

甚至病急乱投医。

他们之中,有人竟然听信了留守水闸的古越剑铺老工匠的迷信话,不知道从哪里拉来了一拨龙王庙的庙祝祭司。

一群乱七八糟的人挤在狄公闸旁的高台上,面朝水浪汹涌的云梦泽,举行祭祀仪式,投喂猪羊等牲口,企图平息所谓水底龙王的怒火。

气得一身官服的欧阳戎当场就冲上前去,把那些装神弄鬼的庙祝祭司们挨个踹倒在地哀嚎,令人把他们叉了下去,和水闸下方的青壮民勇们一起,搬石运土,来了一波劳动改造。

欧阳戎当时气笑了都。

不过很快又平息了怒火,头微微作疼。

其实他也知道,无法苛求这些守闸官民们多少。

大难临头,这些人能够忍住不弃闸跑路,已经够不错的了,虽然还是迷信了怪力鬼神。

但是愚昧与无知并不是生存的障碍,而是无奈。

后续欧阳戎冷静下来,亲自接手狄公闸,开始有条不紊的指挥起来。

趁着眼下狄公闸还能勉强撑住,开始准备重要的救闸物质。

很快便做出了安排。

他先是命令柳阿山所率领的民勇队,开始分成两拨行动。

一拨跟着欧阳戎,在龙背山这儿收集竹竿。

一拨在彩凤山那边装运沙袋与石块。

来自古越剑铺的工匠们,则是留守水闸,观测维护。

至于其他剩余的六曹长吏人手们,则被派去开船,在水道仍可以通行前,往来上下游,运输物资供应狄公闸。

另外还可以沿途聚拢周围的村民百姓,一齐送往下游大孤山那儿……

关于眼下作为救闸主力的民勇队,其实都是当初城郊二十座赈灾营建立时,柳阿山在欧阳戎的示意下成立的,类似于民兵了,只不过换了个名头,避免触碰某些杀头的大周律法。

当时这些民勇队,是负责以工代赈的秩序,后续在和粮商、柳家等势力斗争时,也发挥过作用,和燕六郎率领的捕班一起,算是欧阳戎左膀右臂了。

只不过后来灾后重建的差不多,粮商与柳子文等问题又相续解决了,很多灾民也离开了赈灾营,返回乡间重建,民勇队解散了大半,只剩下一小批柳阿山挑选的精锐青壮还在。

眼下也全都带了过来。

其实这一批龙城县土生土长的青壮们,才是对龙城这片土地最有感情的,在赈灾治水时也最为积极,柳阿山就是其中代表。

他们是龙城县父老乡亲们的孩子,欧阳戎把他们带了过来,自然也要负责把他们带回去。

欧阳戎深呼吸一口气。

约摸一炷香后,欧阳戎和民勇队带着劈砍收集的竹竿,陆续赶回了狄公闸上。

然而引入眼帘的一幕,让欧阳戎疲倦脸庞一愣。

“这些村民乡亲们怎么全在闸上,还越聚越多,不是让你们送往下游的大孤山那边吗?”

欧阳戎头疼道。

周围留守的一众长吏相互对视,纷纷低头,懦懦不语。

呜呜呜,终于熬上了一个推荐位,咳咳,给新来的书友们推荐下小戎的老书《我有一个剑仙娘子》!喜欢小戎风格的好兄弟感兴趣的话可以去康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