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铜人图 / 章节正文阅读

铜人图 第31章楚河汉界相争先,三十六计妙毫巅(1 / 3)

作品:《铜人图

    郓王指着象棋盘,道:“当年项羽刘邦楚汉相争,在荥阳割鸿沟中分天下,以西为汉,以东为楚,楚河汉界便是当年两军对垒之处。”分别将红棋、黑棋的车、马、相、士、将、卒、炮三十二个棋子全部摆好,得意道:“你们两个小子能跟着我学象棋,真是好福气。可惜范九儿这个小子一点也不喜欢。

    “大宋当朝魏国忠宣公洪皓是当世象棋高手,曾在任大金通问使时滞留北国,我常与之切磋,他两个儿子洪遵、洪迈更是青出于蓝,尤其洪迈棋艺更佳,《棋经论》写得非常之好,我因缘际会,得以先睹为快。”

    说罢语气一顿,沉声又道:“宇文虚中是北周皇室后人,正宗象棋世家,棋艺该是当今泰山北斗,可惜不久前遭金国朝廷杀害。我在北国得他许多指点,棋艺因而有所长进,正好用来教恁二人。”

    他突然神秘笑笑,将二人拉近,话锋一转,低头耳语:“武功方面,你们师父和我一样厉害,我虽然也会指点一二,但还是做你们的师叔祖,不亏了什么。象棋呢?我可是天下难寻的高手,就当你们师父怎么样?”

    两个孩子看郓王得意扬扬,童趣十足,不由大乐,他象棋修为甚高还在其次。师叔祖这么说,但辈分岂敢儿戏,二人齐声道:“不行!师叔祖就是师叔祖!”

    中国象棋自古流传已久,由来甚奇。一说象棋的“象”是舜的弟弟,喜爱打杀,由此发明一种游戏模拟战争,便叫做“象棋”。到了春秋时期,再据当时兵制的不同兵种而设象棋中将、帅、车、马、士、兵、卒各子。至西汉开国,韩信又一番大改,有了楚河汉界。“象戏”一词最早出现于北周《周书·本纪》,“天和四年,五月乙丑,帝制《象经》成,集百寮讲说。”此事在北周的朝廷上被视为一件盛事,着实热闹了一番。天和是北周武帝宇文邕年号,宇文虚中正是其后人。后世通行的象棋,相传最初为唐代牛僧孺所制,而后不断修正。

    另一说则是晏殊的《类要》记载象棋是在三国魏黄初年间传入中国。其前先秦《楚辞·招魂》“菎蔽象棊,有六簙些”中所涉象棋、六簙戏,秦汉边韶《塞赋》中所涉塞戏,与后世象棋规则、棋子、棋盤等形制都大相径庭,并无演化关系。

    但两者之说始终难有定论。

    象棋到了宋代流行广泛,形制大变,型式得定。宋初程颢咏象棋诗“大都博弈皆戏剧,象戏翻能学用兵。车马尚存周戏法,偏神兼备汉官名。中军八面将军重,河外尖斜步卒轻。却凭纹愁聊自笑,雄如刘项亦闲争。”中无炮,应当是宋初后有火药火器,才在象棋中设炮。宋时文人喜欢谈兵,亦喜以象戏演兵,遂致象戏兴盛,先后有司马光的《七国象戏》,尹洙的《象戏格》《棋势》,晁补之的《广象戏图》等著述问世,大象戏与小象戏都有所涉,且皆已有炮棋子。司马光的《七国象戏》便是大象戏一种,而小象戏更于北宋末定型成后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