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策府(1 / 2)

作品:《女帝:陛下请自重,臣不想升官

天澜行省,残破不堪的晖阳城内。

刚率领义军攻下晖阳不久的圣公于九渊高坐在知府衙门的主位上,皱紧眉头,看着不远处刚从禹州回来不久的得力干将——焚天圣女柴红玉,沉声问道:

“你当真决定要走?”

说话的同时,附近莫名传来一缕似有似无、难以觉察的悲呼声和惨叫声。

以及,男人张狂的笑声。

“嗯。”

柴红玉点了点头。

听到这没有丝毫犹豫的回答,于九渊眉头顿时皱得更深了。

“为何?”

他无法理解。

这位实力高强、作战勇猛的义军大将,怎么去了禹州一趟,回来就二话不说收拾行囊与他告辞,都不带一点迟疑的。

之前他察觉到禹州水情有变,而禹州上下官员毫无作为,极有可能溃口决堤,于是派柴红玉和叶凡率领一众精锐过去打探情报,同时伺机而动,看有没有机会趁势拿下禹州,把禹王数十年积累的财富夺来充当军资,壮大义军。

当然,除了派柴红玉以外,为了以防万一,他还派了另外一支嫡系精锐,以确保青江如他预想的那般,带着滔滔洪水,将大夏的千年国运冲刷殆尽。

结果两人无功而返也就罢了,回来以后柴红玉竟然还要离开义军。

在义军已经攻占天澜行省六府之地,准备以此为基号召天下群雄共襄盛举、共图大业,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突然毫无征兆地选择离开。

明明去禹州之前,对祸害百姓的贪官污吏和为富不仁的朱门豪族恨之入骨的她,在反抗朝廷之事上最为积极,每次攻城拔寨,她都是冲在最前面的那个,一副迫不及待地想要推翻已经腐朽不堪的大夏王朝,为天下饱受朝廷迫害的黎民打出一个清平之世的架势。

正如她的别号【焚天圣女】那般。

但是现在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于九渊感觉柴红玉眼中对朝廷的厌恶似乎消散了不少。

而且,作为义军首领,他比任何人都知道柴红玉对义军的重要性。

毕竟义军之中受她恩惠的人可不少,有的甚至是活命之恩。

她要是就这么一走了之,对义军的影响可不只是少一个顶尖战力这么简单。

不说别的,光是受她恩惠的人还会不会留下来相助于他都是问题。

这人心要是散了,队伍可就不好带了。

面对于九渊的质问,柴红玉却是微不可察地挪开目光,瞥了一眼周围,漆黑的眼眸中悄然闪过一缕不易觉察的赤芒。

同时,耳朵微微动了一下。

下一秒,她缓缓呼出一口浊气。

“因为.”

她注视着于九渊脸上那曾经在她眼中诚挚无比的眼神,轻声道:

“大夏气数未尽,朝中还有心怀苍生的济世贤臣,而且还是一位身居高位的大贤,只要有他在,这大夏江山,就稳如泰山,不会有一丝动摇。”

闻言,于九渊眼中陡然闪过一抹阴郁之色。

“圣女说的,可是那位在禹州搅动风云的两州总督?”

“嗯。”

柴红玉再次点头,然后接着道:

“而且,这里已经没有在下追求的东西了。”

闻言,于九渊当即眼神一凝。

“敢问圣女……”

他刚准备询问,柴红玉便一脸平静地打断道:“圣公,在下去意已决,从今以后都不会再为义军效力,所以焚天圣女之说,还请圣公莫要再提,唤在下柴姑娘即可。”

强调了一下自己的立场,她又接着说道:

“至于在下之所求,圣公就不必知道了,毕竟,这是圣公,或者说现在的义军永远给不了在下的东西。”

听到这话,圣公不由得面色一滞。

紧接着,不等他再追问,柴红玉便果断转身,轻轻抬起脚步。

“在下来此,是为了与圣公告别,仅此而已,在下师尊曾有言,我辈修士行走于世间理当光明磊落,有始有终,在下来时明白,去时,自然不可不明白。”

咔哒……

只听到一声轻响,一枚玉质的兵符从柴红玉袖中落下,静静地悬浮在半空中,兵符表面的“焚”字不断闪烁着阵阵流光。

轻灵的脚步声在大殿内缓缓响起,渐行渐远。

“至于义军之事,圣公若是相信在下,就尽快散去兵马,从此隐姓埋名安度一生吧,若是不信,在下也没什么好说的,但是无论如何,义军的情报,在下断不会与任何人透露一句,今后亦不会主动与圣公作对……”

“在下言尽于此,圣公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