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大军阀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一十八章 炼铁与担忧(2 / 2)

作品:《明末大军阀

间砖屋,加上一些玩意,就炼制出了许多铁匠、工匠一辈子也练不出来的精铁,这足以让铁料场的众人对刘衍顶礼膜拜。原本众人对刘衍的感觉,只是对待上官的畏惧而已,可是现在,众人看向刘衍的目光中,则是充满了敬仰。

不过,刘衍也是有些汗颜,他可是没有料到,有了冶铁炉在有了蓄热室之后,连冶炼的时间都省了,今要不是高云山的实际经验足,这座新冶铁炉可就要了。

此时刘衍心中也很高兴,因为增加了储热室,炼铁的效率便大幅提升了,这就意味着铁料场出产的精铁成本更低、产量更大,这对于刘衍来可是大的好消息。

接着,铁料场的铁匠们和工匠们自然又都揪住了刘衍,不断询问他这座砖屋为什么能有这么神奇的功效,刘衍也只能像之前回答高云山那样来敷衍他们,同时还邀请他们参加日后的“讲座”。

听了刘衍的话后,众人都是激动不已,而高云山却是压着嗓子,冷声提醒众人一定要保守秘密。高云山还是守旧的思想,可不希望储热室这样的技术被传出去,这项技术已经被高云山认定为铁料场“专属”的技术了。

这点自然不用高云山提醒,众人心中也都知道,这年头技术就是众人吃饭的本钱,而且众人之中有很多人也都算是高云山的弟子,当下都凛然点头。

此后,工匠们激动难抑,纷

纷扬扬地议论着,接着又投身到对新冶铁炉的维修加固郑

而刘衍则是长出了一口气,招呼苗绍和高云山回到铁料场的署房内。

“大人真是大才,竟然还精通炼铁之术,属下佩服之至!”

此时高云山也改口自称属下,招呼人手端来茶水。

刘衍笑着道:“什么大才啊,我不过是见得多些罢了。”

随后三人落座,刘衍起正事:“这个月开始,铁料场出产的精铁便要逐批运往王家庄,供应火器督造处和兵甲督造处,具体的时间,苗总旗跟谭主事、徐主事商定一下。”

苗绍抱拳领命,表示这几就会赶回王家庄去,找谭晓大、徐乐商议一下。

“高主事,前段时间火器督造处和兵甲督造处因为铁料不足的问题,产量已经有所下降,眼下铁料场既然已经可以投产,那从这个月开始,便要全力炼铁,越多越好,要不计成本,明白吗?”

高云山当即领命。

苗绍见状察觉出刘衍带着一丝焦虑,刘衍好像在赶时间一样,预期之中透着一丝迫切,于是便问道:“大人,眼下咱们王家庄百户所的武库内已经堆满了兵备,不管是鸟铳、弹药还是长枪、刀盾,都已经足够用了。就连铠甲都已经有几乎七成将士装备上了,为何还要如此不计成本的打造兵备?”

“现在看上去是储存了不少兵备,可是一旦发生战事,这些兵备可都是消耗品,知道能

支撑多久。”

“现在各哨墩军都是咱们的兄弟,我自然要给他们最好的装备,数量上也要绝对充足。”

其实刘衍还有一句话没有出来,那就是储备数量足够的兵备,可以随时爆兵!

即便以现在王家庄的人口基数而言,强行爆兵很不现实,即便征召到新兵,也都是老者或者半大的孩子,没有什么战斗力的。

不过刘衍熟知历史,心中知道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建奴大军就要第四次南下入寇了,到时候山东也不能幸免,虽然没有大股敌军杀来,但是股人马还是肯定有的,所以刘衍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如果运气坏到了极致,建奴大军,现在已经改称为清军了,大队的清军突然发疯,一路南下真的冲进了灵山卫,杀到了王家庄,刘衍就必须全民皆兵了,毕竟战死在抗击清军的战场上,总好过被掳掠为奴。

况且现在刘衍手下的一千多墩军都是宝贝,可以每个人都是种子,是未来的基层军官苗子,自然舍不得大批折损,所以只好在兵备上下功夫,能用银子和钢铁解决的事情,决不能消耗人命!

但是这些话,刘衍自然不能明,一来自己也解释不清楚,再者,刘衍也担心消息传出去之后,会引起百姓的惊恐,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毕竟现在的百姓对待清军,就好像是洪水猛兽一般,消息传出去肯定是要出事的。

于是刘衍看着苗绍

道:“这边的事情,你和高主事多费心了,必须保证铁料的稳定供应。我现在就回去,百户所内还有许多事情要办。”

“是。”

随后苗绍和高云山一同将刘衍送走,二人站在铁料场大门外,看着由一旗骑兵哨将士护送的刘衍逐渐远去。

此时苗绍已经清楚的能够感觉到,刘衍心中的那种焦虑,甚至还有一丝不安的情绪夹杂其郑

苗绍想不出来究竟有什么事情,能够让刘衍感到不安,不禁声琢磨起来:“真是奇怪了,大人究竟在担心什么?”

旁边的高云山看着若有所思的苗绍,道:“苗总旗,咱们这样大炼精铁,真的没事吧?”

苗绍回过神来,笑着道:“有大人在,不会有任何事情的!”

“是啊,有大人在,能出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