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大军阀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九十章 捷报(2 / 2)

作品:《明末大军阀

崇祯帝此时非常开心,坐下来继续看着手中的捷报。

可是接下来,崇祯帝的心情便不是很好了。

卢象升在捷报中顺便就弹劾了高起潜,直接弹劾高起潜拥兵不救。

“……臣率领部下一万数千将士在巨鹿苦战数日,已经重创奴贼各部,使得奴贼各旗疲敝不堪、士气低落。监军高起潜坐拥数万关宁军精锐却久久不至,驻扎在鸡泽观望不前,以至于聚歼入关奴贼的战机平白落空,数万奴贼遭到重创之后安然北归……”

崇祯帝眉头紧锁,然然想不到巨鹿之战还有这样的关节,虽然崇祯帝也对未能围歼清军感到遗憾,可是真要处置高起潜所部的话,万一激起兵变的话,那就得不偿失了。

明代中期以后虽然朝中的以文御武,武将的地位远远比不上文官,可是到了现在,下动荡不已,武将手中都是握有兵权的,所以遇到事情,崇祯帝杀文臣根本不会犹豫,可是对于武将却迟迟下不了决心,生怕会激起兵

变。

此时崇祯帝一时下不了决断,便将捷报交给王承恩看,然后又屏退了王德化和一众侍卫、宫女,传旨重赏众人。

待到王德化带着众人千恩万谢的退下之后,大殿之内就只剩下崇祯帝和王承恩二人。

王承恩看完捷报之后也是一脸震惊,不过与崇祯帝不同,王承恩对于朝中各派系的争斗很清楚,高起潜为何拥兵不救?自然是因为兵部尚书杨嗣昌与卢象升不和,另外一点……

“自然是关宁军一众将领不愿意出兵,此战奴贼遭到重创,如果关宁军真的一击而中,将数万奴贼一举歼灭的巨鹿一带,那朝廷自此以后恐怕就再无东事了!”

王承恩双眼微微眯了起来,心中明白,关宁军的一众将领肯定是担心东奴败亡之后,朝廷就不会再拨付关宁军海量的钱粮,甚至会开始裁撤关宁军各部,这些混账!

虽然王承恩明白其中的关键,可是这些话却是不能对崇祯帝明的。

以崇祯帝的思想,相不相信这些另着,就算相信,又能怎么办?崇祯帝除了能将高起潜抓回来议罪,一众关宁军将领一个都动不了,这样做还能有什么意义?

于是王承恩道:“陛下,老仆虽然不懂兵事,但是也知道战场上纷乱,也许是高监军他们探马不力、消息不明,所以坐失战机了……”

崇祯帝虽然没有亲临战阵的经验,可也不是傻子,高起潜所部探马不力?关

宁军号称精锐,那么多的精悍夜不收,甚至是尖哨,巨鹿那边打得那么激烈,不知道?鬼才信!

更何况,卢象升在捷报中已经提及,曾多次派人向高起潜求援,要求高起潜率部支援,一同围歼清军主力。可是高起潜却始终不予理睬,甚至卢象升派去的人马都如同石沉大海,不见了踪迹!

崇祯帝看了看王承恩,虽然想的不像王承恩那么深,可是也能窥探到一二,此时崇祯帝眉头紧锁,许久之后道:“还是先等等高起潜的奏报,看起如何……”

就在这时,王德化再一次跑来,手中多了一份奏报。

“陛下!大捷啊!”

崇祯帝又是一阵激动,急忙让王承恩将那份捷报呈上来,却是高起潜送来的捷报。

崇祯帝微微皱眉,打开看完之后,却长叹一声。

高起潜在这份捷报中写着,自己率领关宁军南下进击,与清兵激战数番,不过还是让清军撤走,就连击杀的清军尸体也几乎全部被清军抢走。

不过此番高起潜还是有不的收获,率领关宁军各部截获了大批被清兵掳掠的百姓,以及海量的钱粮辎重,也取得了一场大捷。

看完之后,崇祯帝有些不满的将高起潜的捷报摔在桌案上,让王承恩也看一看。

片刻之后,崇祯帝冷声道:“那些人口和钱粮物资,到底是清兵主动放弃,被高起潜捡了便宜,还是真的如高起潜所,是率军截获的?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只是王承恩不敢明,此时只是道:“战场之事,老仆也不好。不过高监军能够有如此缴获,也算是一场大捷了,陛下还是应该嘉奖关宁军各部将士的。”

崇祯帝看了王承恩一眼,也明白其中的意思,这便是要安抚关宁军各部的军心,让关宁军的那些骄兵悍将们不出什么来。

此时崇祯帝感叹一番,道:“如果下兵将都如同卢象升、刘衍一般,朕当可高枕无忧!”

王承恩闻言低头不语,眼神中也闪过一丝遗憾。

十二月底,卢象升、刘衍率部抵达京师南郊。

数日之后,高起潜也率领关宁军各部抵达京师南郊,押解着两万多解救的百姓和大批的钱粮物资,在距离卢象升、刘衍所部十几里的地方安营扎寨。

崇祯帝闻讯非常高兴,当即下令王承恩传旨,命卢象升带着刘衍、杨国柱、虎大威入宫觐见,同时命高起潜也入宫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