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大军阀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百一十章 银币(2 / 5)

作品:《明末大军阀

月月底之前,将铸造厂的熔炉再增加五座,以增加产量。”

说话间,二人来到了后院,一名铸造厂的管事带着两名伙计走了过来,那两个伙计抬着一个木箱子,三人走到岳明、宋功明面前。

“见过岳部长、宋部长。”

岳明笑着问道:“这是第一批铸造出来的银币吧?”

“正是,请部长查看,如无问题,属下便带人送到总兵府,请总镇大人验收。”

两名伙计打开箱子,只见箱子里面白花花的满是银币,岳明与宋功明各自拿起一枚查看,银币不同于常见的铜钱,中间无孔,比当十铜钱还要大一圈,拿在手中沉甸甸的,足有一两重,给人一种非常足实的感觉。

岳明手中的银币正面刻着“壹两”的字样,上面是半圆形的“山东钱庄制造”几个楷书,下面是同样半圆形排列的数字“崇祯十五年正月五三七二六一”,这便是暗语了,没有钱庄的暗语本,外人根本不知道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就算是伪造,数字与钱庄底帐上的暗语对不上,便是造假。

当然,也会有贼人故意仿造,将真正银币上的暗语照搬过来。刘衍也有对策,那就是每一枚银币的暗语上,每个数字之间的间隔都是不一样的,钱庄会随即规定每个数字之间的距离,每个月轮换一次,外人根本无从知晓。

这便是这个时代的防伪手段了,刘衍相信,以这个时代的技术手段,

以及民间那些造假贼人的能力,根本无法做出高仿的银币,即便铸造出劣质的银币,钱庄也能轻易分辨出来。

宋功明看着手中的银币爱不释手,笑着说道:“真是精美,我青莱镇的银币做工精良、分量十足,一旦投放到民间,肯定会受到百姓和将士们的喜爱,流通之举不成问题。”

可是岳明却有一丝担心,说道:“只是这银币太过精美了,以百姓的习惯,向来都是先将碎银子等劣质货币花出去,银币这样的精美货币留在手里存着。长此以往,咱们投放多少银币,在市面上也是见不到的。”

“这好像就是总镇大人说的,叫什么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

宋功明微微一愣,问道:“那总镇说过如何应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