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围剿东瀛车企,新的战斗开始了(2 / 4)

作品:《重生99做汽车巨头

曹阳这话,让向昌乐松了一口气。

这一次向昌乐提的要求有点多,相当于把岭南理工大学彻底的绑在了南山集团身上了。

他还担心曹阳会不同意呢。

毕竟岭南理工大学的实力虽然不错,但是放在全国来说,肯定还不是最尖端的。

而南山集团的影响力和实力都是国内首屈一指的。

正常来说,人家应该去找清北合作啊。

“这个确实是很有必要,我们的不少教材都还是八九十年代编写的,虽然有所更新,但是很多内容都是比较陈旧的。”

“如果南山集团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能够配合我们一起编写新的教材的话,对于学生的培养来说也是很有好处的。”

向昌乐自然也是知道高校教学之中的一些弊病。

不过有些东西要改起来是比较困难的。

一方面,各个专业的教材,背后都牵扯了许多利益。

基本上每个高校同一个专业使用的教材都不是同一个人编写的。

大多数情况下,专业教材都是本校老师编写的,这背后牵扯到不少利益,不能多说。

但是这情况必然会导致很多教材的内容是没有及时更新,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的。

比如关于汽车构造的专业课,几年前南山变速箱还不够厉害的时候,各个汽车构造的教材里面都是重点介绍手动变速箱,自动变速箱基本上是简单的介绍一下就跳过去了。

但是实际上大部分的轿车都是使用的自动变速箱,你让学生天天去学习手动变速箱,毕业之后如果从事变速箱相关的研发工作的话,显然就要补不少的功课才行。

同样的,在碳纤维材料相关的教材方面,就更是落后了。

没有南山碳纤维之前,国内连T300碳纤维都是生产不出来的。

相关的教材自然也没有办法就碳纤维的生产和研发做一些比较有意义的介绍。

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

华夏的碳纤维技术已经是世界领先,相关的生产设备也都已经实现了国产化了。

这个时候,相关的教材如果跟着南山碳纤维的技术人员一起编写的话,显然就会有强的参考意义了。

当然了,岭南理工大学跟南山集团的合作肯定不是一朝一日就重新开始或者彻底变化,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曹阳肯定是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关注这个事情了。

因为这几天,华夏互联网上的舆论开始发生一些变化了。

东瀛跟华夏的岛屿问题已经是扯了很多年的话题了。

但是今年年初开始,这个问题就慢慢的变得比较尖锐。

最近这段时间,东瀛那边更是动作频频,不断地刺激着华夏的神经。

对于这种情况,华夏自然也不会惯着。

双尾蝎无人机携带实弹的编队,那是隔三差五就出现在岛屿上空。

而对方也不甘示弱,火药味越来越严重。

在这个前提下,春城汽车集团和南山汽车集团一起发力,带动国内的消费者抵制东瀛的汽车,就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了。

这个时候,80后已经是买车的主力军了。

它们基本上也都是属于网民。

互联网上的那些舆论变化,自然也是会影响他们。

再加上现在消费者的选择确实是多了很多,不是非要买你丰田汽车、本田汽车或者日产汽车的产品不可。

这么一来,东瀛系车企的销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发生变化。

“张总,从我们目前调查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这一次针对东瀛系车企的舆论攻势,既有互联网上民意爆发的原因,也有一些车企在背后推波助澜的情况在里头。”

“昨天甚至有其他汽车公司的老总隐晦的问我是否支持这样子的舆论发展。”

曾广达来到了张家齐的办公室。

羊城汽车集团现在挣钱的大户就是羊城丰田和羊城本田。

虽然这两家公司的发展步伐都有点落后于整体市场,但是挣钱的速度却是绝对没有落后的。

别看羊城汽车集团自己的羊城埃安和羊城传祺都搞得还不错,但是基本上还是处于不挣钱的状态。

特别是羊城埃安那边,想要挣钱是遥遥无期。

这种情况下,各个自主品牌发起的围剿东瀛系车企的行动,就让羊城汽车集团陷入到了尴尬的境界之中。

支持好像会损害自己的利益。

但是不支持的话,到时候很可能会被其他的自主品牌给敌视。

到时候有些行动不带着你一起的话,别说红利吃不到,很可能还会吃亏。

这个情况肯定不是曾广达希望看到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