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全球直播,世界一流的发射场景(2 / 2)

作品:《重生99做汽车巨头

其实这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当初启明星9号对外官宣的时候,大家就很好奇它的颜色为什么是黑色的。

别人家的火箭基本上都是白色的,你的是黑色的,大家肯定会有很多疑问。

当时启明星科技这边给出的理由就是火箭使用了碳纤维材料作为外壳,所以是黑色的。

现在大家看到的启明星9号MAX也是黑色的,原因自然也是一样了。

当然了,人有的时候需要会装傻。

格罗京也是不装作不知道,这个时候突然提到要购买T1100碳纤维复合材料,就有点突兀了。

毕竟这种复合材料在国际上绝对是属于最高端的一类材料了,用途大部分都是在军事上面。

就北极熊现在的情况,就算是拿着一吨一吨的黄金去找东丽或者美利坚赫氏购买,人家都是不会卖给它的。

那玩意就是属于非卖品!

当然了,南山碳纤维现在都已经有T1200的材料了,并且还在进一步的研究T1500的碳纤维。

这种情况下,把T1100拿出去卖,狠狠的挣一笔钱,就是可以考虑的事情了。

反正到时候T800和T1100都可以卖,但是价格差一大截,随便你选择哪一个都可以。

“一级火箭成功二次点火!”

就在这个时候,赵思宇的声音再一次的响起。

一台火箭上面有9台发动机,全部成功进行二次点火,又算是一个标志性的节点了。

关键是3台火箭的27台发动机都同时实现成功二次点火,这背后的技术底蕴绝对是不容忽视的。

一旁一直没有怎么说话的德米特利,对此事有着最深刻的体会。

“格罗京,启明星科技对于发动机点火系统的控制方面,技术应该是非常成熟,非常先进的。”

“同时捆绑的发动机越多,点火的难度就越高。”

“肉眼看起来每台发动机是在同一时间点火的,实际上却是有细微的差异。”

“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火箭的性能。”

德米特利在格罗京身边小声的说着话。

启明星的发动机,他不是很觊觎。

北极熊在历史上开发了许多型号的火箭发动机,比启明星科技的性能要好的也不是没有。

但是捆绑大量的发动机之后,妥善的控制这些发动机,这方面的技术德米特利就特别想要了。

历史上北极熊的N-1运载火箭,就是因为没有办法妥善的控制这些发动机,导致发射失败。

1969年2月21日12点18分07秒,北极熊的N-1火箭进行首次发射。

只是过了6秒钟,火箭刚刚离开发射塔范围。

然而,这时候,指挥中心突然收到了火箭发出的警告:传感器报告有2台发动机突然熄火。

由于熄火的2台发动机是12号与24号,这是位置相对的2台发动机。

当时工程人员认为任务仍可完成。

因为N-1火箭有30台发动机,技术人员设计了动力冗余,损失2台发动机的动力对火箭本身的测试任务的完成并不构成致命威胁。

可是,起飞25秒后,传感器报告发动机燃烧室压力整体不足。

这个指令触发了火箭的应急预案。

涡轮泵的功率开始增大,但是这个指令与作动机构之间的协调没有做好。

从自动控制原理的角度来说,管路控制系统遇到了比较严重的“超调”。

秒时,28台发动机的功率全部超过最大允许值。

整个管路系统出现了严重的高频振动。

66秒时,1台NK-33发动机的液氧输送管路爆炸。

不过北极熊的设计理念也是很牛掰。

按照按N-1火箭的设计,1台发动机的管路爆炸并不该影响整体性能,只需将该管路关闭即可。

但是,可惜的是箭载计算机反应有些慢,控制系统方面是北极熊的软肋。

等到它关闭管路的时候,一级火箭内部的大火已经无法控制。

随后,火箭发生了大爆炸,这个时候火箭起飞69秒,此时火箭高度12200米。

后面的几次发射,也都是因为跟发动机管理相关的控制系统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全部都失败。

不得不说,这对北极熊的航天事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伤害。

如果不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今后北极熊的重型火箭还是不能使用捆绑大量发动机的方案来降低研发难度和生产成本。

只能不断地搞出一些特殊结构的大发动机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这里面的一些发动机是曹阳很觊觎的,但是对于北极熊来说,却是无奈之举。

“火箭发动机的控制方面的技术,我们有没有可能找启明星科技合作?”

格罗京往旁边挪了挪,小声的跟德米特利聊了起来。

今天的火箭发射,他们不是主角,所以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情绪都比较稳定。

“这个技术应该算是启明星科技的核心技术了,如果我们不拿出点干货出来,估计很难真正的得到对方的技术。”

德米特利当然是想要白嫖启明星的技术,但是这显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大家都不傻。

你要是把别人当成是傻子,那么就会发现傻子是自己。

“启明星科技的火箭发动机型号比较少,他们应该对我们的一些火箭发动机技术感兴趣吧?”

格罗京对自家的火箭发动机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就连美利坚那边都会从北极熊这边购买火箭发动机回去使用,这充分的说明了它们的火箭发动机水平是相当可以的。

只要搞定了多台发动机共同使用的控制方面的技术瓶颈,北极熊的火箭技术肯定会有一个巨大的水平提高。

今年,北极熊刚刚重组了国内的航天航空产业,格罗京也是很需要做出一点成绩出来。

要不然他也担心自己屁股下面的位置被别人给觊觎了。

“如果我们愿意拿出一两款对方感兴趣的发动机技术进行合作的话,倒是有可能获得一个双赢的结果。”

“启明星那边之前对外宣传将来会开发更加大型的星舰火箭。”

“按照他们的计划,星舰也会使用启明星9号的同款发动机。”

“这虽然可以降低发动机的开发难度,但是其实不见得就是最好的一个方案。”

“毕竟太多的发动机组合在一起,管理的难度是非常高的,出问题的可能性也是非常高的。”

“如果可以使用一台推力更大的发动机,把这些发动机捆绑在一起,那么就可以大幅度的削减发动机的数量,降低相关的风险。”

“这方面的情况,启明星科技内部应该也是比较清楚的。”

德米特利这么一分析,格罗京立马就来了兴趣。

联合火箭航天公司的档案室里面有不少各种火箭发动机的资料,甚至北极熊当年还准备设计核发动机作为大型的火箭发动机。

只要从档案室里头拿出一些资料出来,就有机会从启明星科技那边获得一些先进的发动机控制技术,这门生意完全是可以搞的。

“等会发射结束之后,我跟曹阳再聊一聊,看看他们有没有这方面的兴趣。”

就在格罗京跟德米特利说话的时候,控制室内再一次的响起了赵思宇的声音,“一级火箭再次点火成功!”

到了这个时候,大家都没有心情去说话了。

因为火箭的回收已经进入到了最关键的环节了。

接下来的一分钟,就能看到火箭是成功的降落到指定的位置,还是不小心成为了大烟花。

好在启明星科技没有让大家失望,只见屏幕上面3台火箭呈现一字排开的画面,缓缓的降落在了指定的区域。

这一幕,都通过直播被无数人看在了眼中。

“三台火箭同时回收降落,就像是三条巨龙从空中降落,实在是太壮观了!”

“启明星9号MAX的发射,这是不是就算是成功了?”

“居然又是一次性就成功发射了,启明星也太牛了!”

“我要是没有记错的话,美利坚那边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去年就着急忙慌的发射了一台可回收利用的猎鹰9号,结果在最后缓解凌空爆炸了吧?”

“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啊!”

“一直以为北极熊和美利坚的火箭技术是最厉害的,现在看来我们华夏的也是一点都不差啊。”

“为什么这么厉害的火箭不是航天科技搞出来的,而是启明星这么一家民企呢?”

“这个场景实在是太震撼人心了,让人看了还想再看啊!”

“好想去现场感受一下那种激动人心的场面啊。”

……

各种各样的评论,很快就把启明星9号MAX送上了热搜。

这让一些准备发专辑的明星,心中很是郁闷。

而更加郁闷的就是启明星科技的竞争对手了。

美利坚那边,同样是在准备再一次的发射猎鹰9号改进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里头,自然也是有一帮人在看着启明星科技的这一次全球直播发射的场景。

当三台一级火箭都顺利的实现回收,马斯柯和迪尔斯等人的心情是极度复杂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