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代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四九章 与敌周旋(1 / 5)

作品:《代晋

理由之一,居巢合肥县两并无多少兵马驻扎,即便有,也只是一些县域杂兵而已。人数不会太多。他们即便赶来抵抗,也不是对手,根本不必担心。

历阳庐江两郡倒是有不少郡兵,但是这两郡即便得知消息,派郡兵赶来,此刻可能刚刚出发而已,不可能这么快抵达。即便来了,不过两三千郡兵,不足为虑。

理由之二,逃回来的兵马压根没有看清楚袭击方有多少兵马,只知道他们摸到了山坡上方,用火攻突然袭击,打了一个措手不及。高猛亲自询问了十几名逃回来的士兵,都说不知对方兵马数量多少。遇袭之后,追赶的敌人也并不多。

而且高猛展示了两根箭头,那是两根石箭头,简陋粗糙之极。那是从两名受伤的士兵的身上拔出来的对方的箭支。一看便知,这根本不是正规兵马使用的弓箭,而是土质的弓箭。寻常猎户百姓家里用的那种自制的竹弓用的便是这些石箭头的箭支。

由此可以推断,对方并非大股正规兵马,更可能是一群乌合之众。只是因为他们偷袭得手而已。

第三个理由是,高猛告诉袁谨,此番南下抢粮,之所以大帅会让他领军前来,便是为了在军中树立他的威望。为将来少将军得到众将拥戴积累资历和威望。所以这一次抢粮一定要完成的干净利落,且要超出预期。

已经得到消息,桓温在广陵整兵,很快便会进攻寿春,大战即将到来。寿春现在有五万兵马,消耗巨大。一旦打起仗来,只能坚守城池,等待燕国人或者秦国人来救援。

但秦国和燕国现在也已经开战,他们会不会抽调兵马前来救援寿春?怕是很难说。秦国和燕国一定不肯因为救援寿春而派出大量兵马和桓温交战,两线交战顾此失彼,他们定会衡量得失,所以很难依靠他们解围。这种情形下,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如果少将军此次能够多抢到比预期多一倍的粮草,必将对大战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只要粮草足够,寿春五万大军坚守,桓温必铩羽而归。而少将军将因为立下此功而为上下褒扬,威望立增。

高猛的三个理由有理有据,袁谨听了心中大动。他虽是袁真长子,但是之前并未建寸功。因为生活上奢靡混乱,备受指责。此次袁真让他来领军抢粮,确实是给他一个能够树立威望立功的机会。因为这个任务其实很简单,但却很重要。在半个月之前,袁真便派出细作混入庐江历阳两郡侦查地方上的兵马和情形。确定难度不大,这才让袁谨领军前来。这对袁谨而言,是个塑造形象建立功勋的大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