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代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六九章 消暑(1 / 4)

作品:《代晋

app2;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上上下下,明里暗里的配合之下,不但让民团的组建和存在顺理成章,而且让知道这些事的人无话可说。

因为民团是在地方治安需求的情形下建立的松散组织,丹阳内史李徽又明确限定了民团的性质和武备的使用,让人根本跳不出毛病来。所用的费用款项也都是民间募集,不用朝廷的一文钱一粒米,更是没有任何挑剔之处了。

即便如此,李徽还是谨慎的观察着一些人对此事的反应。说白了,石城县的民团组建只是一次试探和试点。毕竟这么大的事很难做到保密。所以必须在各个环节上做到滴水不漏,且不去挑动某些人敏感的神经。只要那些人不认为民团是军事力量,会产生威胁的话,那么试点便成功了。

耐心的等了七八天之后,郗超等人没有任何的反应。朝堂上没说,私下里赵墨林也没有受到压力。于是乎,李徽决定推而广之。

五月底,秣陵县牛首山区域连续发生山匪抢劫案。溧水、湖熟两县相继发生了盗匪入村舍抢劫百姓,光天化日之下抢夺货物的恶劣事件。

丹阳内史李徽得知后,召集三县县令县丞县尉商议对策,以石城县为例,建议组建地方民团联保联防。秣陵县令周亚之提出反对意见,认为没有必要,徒然消耗民力,耽误百姓耕产。

事情一时陷入僵局。李徽让他们留下来明日再商议。结果当天晚上周亚之在馆驿住处被郡兵带走,不久后消息传出,周亚之贪污钱粮的事情被揭发出来,恐县令之职不保。

第二日的磋商之前,李徽出示了在周亚之贪污的证据和口供,命秣陵县丞黄陶暂代县令之职。其后的磋商便好办多了,三县官员一致同意建立民团,进行联防联控。李徽派丹阳郡郡兵三名都伯前往协助督办。按照石城县的民团规章建立民团。

六月初,三县民团陆续建立,规模在一干到一干五百不等,搞得有声有色。

至此,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李徽完成了丹阳郡衙署的整肃,丹阳郡郡兵两干员额的补充,以及丹阳郡所辖四县五干余民团人手的组建工作。

可以说,这样的进度,远远超出了预期。如此快速的做成这一切,而且没有产生大的波澜,这让时刻关注着事情进展的谢安王彪之王坦之等人欣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