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淮右布衣(2 / 3)

作品:《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这其中的艰难,莫说经历了,想想就头皮发麻。

老朱是怎么过来的啊!?

朱元璋语气骄傲:“咱本来是淮河西边的一个穷苦百姓,天下与咱又有何关系呢?”

他眸中闪烁着无与伦比的自豪,这是一句毫无水分的自夸,但也是事实。

李青恭声道:“如皇上这般的帝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是吧!”老朱乐呵呵道,“咱也这么觉得。”

……

老朱真的老了,生命快到了终点,忆起往事仍是意气风发,但终究体力不济,说着说着就睡着了。

小桂子拿来毯子给他盖上,李青待了一会儿,见其没有醒来的架势,便出了宫。

翌日,一向勤政的朱元璋没上朝,朝堂由朱允炆主持。

群臣内心狂震,但心中窃喜不已。

终于,要熬出头了!

第三日,第四日,第五日……一连十余日,都是皇太孙主持早朝,似乎在预示着什么。

群臣心中的喜悦愈发浓重,同时,龙体抱恙的消息不胫而走。

百官面带担忧,心中欢喜。

这天,一向不插手朝堂之事的永青侯,早早的出现在奉天殿,而且还站位十分靠前,只落后李景隆一个身位。

文臣面露愤怒,趁着皇太孙未到,开始指指点点,影喻暗射。

从李青的履历,以及爵位来看,妥妥是个勋贵,他们自然要说三道四。

李青却跟没事儿人似的,非但不臊得慌,还和李景隆有说有笑。

碰上这么一个不要脸的,这些文臣空有才学,却无可奈何。

一刻钟后,嘈杂的朝堂,随着朱允炆走入大殿,变得雅雀无声。

群臣个个眼观鼻鼻观心,站的板板正正,心里七上八下。

因为不仅朱允炆来了,朱元璋也来了,而且精神头很好,看着且活呢。

片刻后,朱元璋坐于龙椅之上,朱允炆侍在一旁。

“微臣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动作整齐划一,躬身行礼。

“众卿平身。”

“谢皇上。”

待群臣起身站好,朱元璋淡淡道:“咱十几天不上朝,听人说咱快不行了,是谁说的啊?”

他幽冷的眸子扫向群臣,那目光之锋锐,无一人敢与其对视。

老朱看向哪个,那人便不受控制的哆嗦,最后跪倒在地。

一圈下来,几乎没几个能站着的,硕果仅存的几人,见群臣都跪了,他们也随大流拜了下来。

老朱这才露出一抹满意,“平身吧!”

群臣战战兢兢起身,一个个头也不敢抬,生怕一抬头,就碰到那冰冷的目光。

“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