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香江:王者崛起 / 章节正文阅读

0723【此戏要爆】(1 / 2)

作品:《香江:王者崛起

在美国,你可以不知道总统是谁,但不能不知道《纽约客》这份杂志社。

这份杂志自从成立以来,就以辛辣讽刺,十分贴近社会而广受欢迎。

以至于很多大学毕业的新闻系高材生,都以毕业后能够进驻《纽约客》,成为这里正式员工而自豪。

今年三十二岁的宝琳-凯尔已经如何入行十个年头。

她从哈弗大学毕业就开始为女性杂志《美开乐》工作,后因撰写电影《音乐之声》的负面评论而被解雇——凯尔称其为“金钱之声”。

她同时还认为另外一部音乐电影《长征万宝山》也同样差劲。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她认为电影版音乐剧《屋顶上的小提琴手》,特别是《歌厅》却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两部电影音乐剧。

凯尔于1967年开始在《纽约客》杂志工作,该杂志给了她相对宽裕的版面,而且似乎也给了极少的编辑干预,同时也成就了她作为一流评论家的地位。

宝琳-凯尔本人则认为这段时期自己影评写得有意思,是因为当时的电影本身就具有巨大的震撼力。

1970年,凯尔因其在《纽约客》出色的评论工作获得乔治·伯克奖,而这也讲她影评人的名誉推至巅峰。

以至于很多电影公司巴不得,甚至求着她帮忙给刚上映的电影写影评,因为他们知道,只要宝琳一动笔,他们这部戏就算不想红都难。

可惜,宝琳是个固执的女人,她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敬畏和真诚,绝对不允许掺杂半点水分。

所以很多电影大佬邀请她帮忙写影评的算盘落空,继而对她又爱又恨。

不过此刻宝琳却在《纽约客》总编辑室内接受教训。

总编是个严肃的白人老头,宝琳她们私底下都叫他“麦克-可里昂”。

麦克-可里昂是奥斯卡电影《教父》中的男猪脚,也就是那个随时喜欢转动戒指还有撸猫的教父。

老头总编也有这种爱好,转动戒指,撸猫,装作很深沉样子,尤其在教训下属时候。

“宝琳,你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吗?你已经连续三周没有写出一篇精彩的影评了!该死,我给伱发工资,你却不干活,这怎么像话?”总编怀里抱着猫咪冲着宝琳怒道。

宝琳才不怕他,耸耸肩:“不是我不愿意写,问题是现在整个好莱坞,不,是整个美国都没有值得我下笔去评论的电影!是的,现在的电影市场太糟糕,我根本没见过一次出现这么多烂电影。”

“哦上帝呀!”总编捂着脸,“你是影评人,不管那些电影烂不烂,你都要完成本职工作,最起码动动你的笔杆写几篇!要不然你那个版块登什么?认领启事,谁家的猫狗走丢来我们报社认领?”

宝琳撇嘴:“好吧,我会尽量写一篇评论出来,现在你就祈求上帝这周会有好的电影上映。”

“我祈祷个屁!你要是写不出来,我就开除你!不要笑,我说到做到!”总编再次发出怒吼。

宝琳忍住笑,像他这样要开除自己不知道多少回了。总编虽然严肃,喜欢装13,但人还是好的。

……

“宝琳,要不要一起吃中午饭?”

宝琳离开总编办公室,就开始收拾桌子上资料。

女同事见她心情不好,就主动邀请她道。

“不了,我还有工作没做完。”

“是不是教父又吼你了?不要往心里去,他总是这样。”

“没事儿的,我也知道这是他职责所在,主要是我……现在我必须去看几部电影,是的,我要尽快写一篇影评出来!对了,有没有什么好推荐?”

“这个我恐怕帮不了你,你知道的,我们的审美和你的相差太大,甚至相反,我们认为精彩的好的电影,你却都认为是垃圾,相反,我们认为是垃圾的电影,你却觉得是好电影。”

“那就反着来呗,请问最近有什么垃圾电影?”宝琳提起挎包笑眯眯问道。

女同事愣了一下,这才说:“听说最近一部香港电影要在福克斯上映,很多电影大佬都不看好它!是的,并且称它为垃圾!不,是垃圾中的垃圾!”

“哇,还有这种事情?”宝琳好奇道,“在我宝琳-凯尔还没承认之前,任何垃圾电影都可能是宝!”

“不说了,我去看看先!”宝琳挎起手包,扬长而去。

“你真的不吃午饭?”同事在后面喊道。

宝琳朝后摆摆手:“我的食粮,就是电影!”

……

由于《猛龙过江》是一部纯粹的香港电影,所以不是全美都能在电影院看到,只能在福克斯旗下院线才能买票观看。

宝琳好不容易搭乘出租车找到一家福克斯电影院,付了钱,下了车,抬头一看,这家电影院门口十分冷清。

“看起来很糟糕!”宝琳摇头道,“听说福克斯的那位华人老板砸钱很多,做足宣传,没想到前来看电影的人还是不多。”

对于这种电影中道的“种族歧视”,宝琳早已司空见惯。

好莱坞制作的电影可以畅销全球,火爆欧亚非,但非洲电影,亚洲电影想要在这里有立足之地,就要看运气。

尤其亚洲电影,现在整个亚洲能打的电影除了东瀛就是香港,印度宝宝莱坞的不算,因为宝莱坞电影早被好莱坞资本给渗透,并且电影中也是以白为美,很多印度大明星都是白人血统。

“小姐,看电影吗?票价半折要不要?”

宝琳正在打量这家电影院,却突然冒出一个白人票贩子。

“呃,这么便宜?”

白人票贩子一脸苦笑:“这次是我计算错误!我那些同伴之前都提醒我不要收购那么多这样电影票,我却被电视上这部戏的花絮迷住,上帝呀,第一时间我认为这部戏会大爆!可是现在——”

白人票贩子摊摊手,扫扫四周,“你也看到,根本没人欣赏这部中国人拍摄的香港电影!”

宝琳笑了:“既然你选择做这种生意,就要有些亏本觉悟。”掏出钱夹,买了一张,又道:“希望这张半价票值得这部戏。”

白人票贩子耸耸肩:“这我可保证不了,既然你选择半价票,就要有看烂片觉悟!”

宝琳笑笑,不再出声,手持影票迈步朝电影院走去。

……

与此同时——

很多福克斯旗下电影院都在上映这一幕。

除了李小龙等人跑路演的几家电影院上座率高达百分之七十外,其它电影院基本上上座率还不到一半,有的大电影院五百座位,只有七八十人观看。

当得知福克斯这奇差的“上座率”之后,那些好莱坞大佬才算是松口气。

“上帝呀,我就知道这部戏是部烂戏,看看,都没人看!”

“那个姓杜的中国老板算是完蛋了,砸那么多钱做宣传,现在上座率却还不到一半,哈哈!”

派拉蒙老板卡洛斯对此,更是松一口气,“也许真的是我想多!上帝呀,饶恕我吧,我把那姓杜的老板想的太强大,也把这部香港电影想的太优秀!是的,上帝才知道现在有多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