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镇北都护府(2 / 2)

作品:《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同时,大量牛羊完全可以供养大乾内部消化,可以和中原完美互补。只要发展起来,草原可以让大乾更加强盛。

以前草原上牛羊虽然多,但是无法贩卖到中原,现在王荆设立镇北都护府,可以将草原上的牛羊贩卖到中原。

大量牛羊肉食的出现,可以让百姓身体强壮。牛羊皮毛可以制作盔甲,御寒衣服,牛筋牛角可以制作弓箭。

可以说是好处多多。

而中原的盐、铁器、漆器、布匹、粮食等等都可以贩卖到草原上,改善草原上百姓的生活。

草原和中原可以形成一个经济循环,让百姓得利,同时也能增加朝廷的税收。在王荆看来,这种方式可以完美解决草原边患问题。

当然这套方案前期需要投入也高,需要在草原上修筑几座城池,将草原划分成几个区域,这些城池是用来分管这片草原,同时这里也将是中原商人前来交易的地方。

朝廷到时候只需要在这些城池中设立衙门,就能管辖草原,收取赋税。

几个侯国和都护府相互配合,可以轻松掌控草原。即便是有些草原部落强盛了,也可以轻易将其击败。

王荆准备向草原移民几十万人,这些人将是大乾控制草原的基础力量。

越想,王荆越是觉得这件事情可行。

于是王荆找来内相、左右丞相、太府令等重臣前来商议。

左右丞相、内相、太府令等高官听到了王荆的想法后,同样感到震撼,若是真能成功,草原被中原掌控,那大乾的实力将会再次提升。

当然这个想法也有很多困难,前期投入巨大,而且想要移民百姓去草原也很不容易。

“移民草原却是难,但是万里之外的西域都移民了几十万,相比起来,草原不过几千里,加大赏赐便是!”一名官员说道。

“数十万百姓迁徙,还需要在草原上修筑城池,这需要大量钱粮供应,朝廷能负担的起吗?”

“太府仓库还算充裕,而且不需要一次性拨付,按照每年拨付的话,分成十年是可以支持的。”

“北地苦寒,只怕百姓不愿去!”

“可以将囚徒流放去北地草原。”众人不断进行商议,很快就将整个计划完善的差不多了。

接下来王荆又让皇室中的子弟对这个计划再次完善,最后经过一个月的修改之后,在一次大朝会上,王荆命人将这个计划提出来讨论,想要看看百官的反应。

在得知朝廷准备开拓草原,并且在草原上筑城移民,分封列侯的计划后,很快这些消息就如同是长了翅膀一般,飞快的洛阳传播开来,并且消息快速向周围各郡县扩散。

人和人看上去区别不大,但是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思维比人比狗都大。

王荆和朝廷重臣们几番商议,又有宗室子弟查遗补缺,几乎是将方方面面各种因素都算进去了,可是唯独没有想到,移民草原,分封草原根本没有什么人重视。

在百姓,包括那些官员眼中,西域都已经算是化外之地,蛮夷之地,满地风沙,是用来流放罪囚的,更何况是比西域之地环境还要恶劣的草原了。

这么多年来朝廷都没能够扭转绝大多数人对西域的印象,草原就更不行了。

草原之民被认为是茹毛饮血,未开化的野人,草原之地被认为是遍地腥膻的苦寒之地。

冬天大雪堆积能把人冻死,土地无法耕种,只能放牧,一年四季都要四处寻找草场,狼群、胡人众多,危险重重。

将草原视为比西域还恶劣的流放之地。

至于说分封列侯,会划分大片草场,以及奴隶牛羊,可是即便如此,草原侯爵的生活如何与中原侯爵相比?

而且即便是有草场,可以轻易拉出大量骑兵,拥有不弱的武力,可这也会被皇帝视为眼中钉啊。

结果那些侯爵勋贵没有一人愿意前往草原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