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巡视天下 铁器监(2 / 2)

作品:《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52万斤有多少呢?换算一下就是260吨一个月,一年就是三千多吨,大乾一年产铁在六千多吨。(作者君查汉朝资料,有资料上说汉朝一年产铁3千万斤,万吨左右,但是唐朝一年才五千吨,唐朝一年的产量连汉朝的零头都没有了,后面的明朝巅峰是9万吨,汉朝这个太夸张了,只作参考。)

260吨一个月的产量,其中包括了生铁和熟铁,至于钢需要再进一步加工,产量很低。徐州的铁产量很多都是民间的冶铁场出产,朝廷的铁厂更多是用铁来锻造钢。

当然,这其中肯定也有隐瞒,260吨不会是徐州的总产量,不少民间冶铁场会悄悄隐瞒一部分,用来逃税。

朝廷对铁收取百分之二十的税,不过可以用生铁抵扣,因此敢于逃税的并不多。尤其是朝廷为了降低农具价格,鼓励耕种,税率折算下来并不高。

王澈在徐州呆了几天,特意去巡视了一番徐州铁监,查看徐州冶铁监的情况到底如何。为了防止徐州官员上下联手糊弄,王澈特意让暗卫和绣衣使暗中探查,以确定徐州冶铁监的真实情况,以及那些工匠百姓的生活状况。

在经过一番询问之后,王澈得到的最终结果和徐州官员的给出的答案相差不大,一名老铁匠一年能够赚取五十御制银币。暗卫得到的结果是四十八枚左右,相差不大。

一年收入四十八银币,在大乾可是属于高薪了,普通百姓根本赚不到这么多钱,唯一不好的就是,体力消耗很大,工作环境恶劣,需要补充营养。

朝廷因为推广水利工程,冶铁厂也有很多地方才用了水利设施,用来提升工作效率,产量也一直在提升。

特别是锻打一块,生铁熟铁需要水利锻造机械锻,打才能打造钢制武器。

王澈在徐州巡视一圈之后,并没有发现什么大问题,一些小问题也很快进行了改正。

王澈对铠甲的工艺进行了解的,现在大乾使用的盔甲一部分是铁甲,一部分是藤甲和铁甲混编,还有镶铁皮甲,种类繁多。

其中铁甲有鱼鳞甲、两裆甲、扎甲,防御力最好的是鱼鳞甲,乃是高级军官才有,两裆甲是皮甲和铁甲混合,扎甲要比两裆甲好一些。实际防御最好的还是鱼鳞藤甲。鱼鳞藤甲是表面一层鱼鳞甲片,内里是藤甲,内衬皮甲。

工艺复杂,造价很贵,一直以来产量都不高。

王澈并不懂技术,在勉励一番后,对徐州监的一些大匠进行赏赐,并且立下奖惩,对于能够改进或者发明冶铁工艺的工匠进行奖励。若是能够有重大进步,可以封爵、升官,主政官员也会得到奖赏。

一时间徐州监的工匠们士气高涨,甚至那些官员都准备让那些大匠更多时间,让他们来改进工艺技术,自己好升官。

(本章完)